習近平在山西陽泉市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并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倒計時一天!《正義審判——新中國審判日本戰犯史實特展》將于8月15日啟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發布“7.7”兩項重大活動預告
白山黑水間 這些民族英雄立起不朽豐碑
任光:硝煙中屹立的“民族號手”
【詳細】
二戰雖然已經離去80年,但局部戰火并沒有停熄。累累彈痕是我們今天以史為鑒,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直觀的歷史教材。【詳細】
作為史學工作者,我要立足本職,將自己目前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的“抗戰時期的中華民族復興思潮研究”和“抗戰時期的中華民族轉型研究”進一步引向深入。【詳細】
我常在街上看到一群群日本戰俘在修馬路,一個個也長得像普通農民一樣,后來被分批遣返回日本。如果沒有被軍國主義教育煽動,他們在侵華戰爭期間可能也不會喪盡天良、泯滅人性。 [詳細]
[詳細]
高鐵時代,只有普速列車停靠的棗莊西站,不似往昔人聲鼎沸。這座閱盡滄桑、四易其名的百年老站倒也寵辱不驚,靜靜守望著遠處的微山湖。
“皖南門戶,長江邊上,平靜的繁昌,成了烽火連天的戰場……峨山頭的搏斗,塘口壩的血戰,我們用雪亮的刺刀,暴烈的手榴彈,火力猛烈的機關槍,前仆后繼的沖鋒,把敵人打下山崗……”抗戰期間,一首《繁昌之戰》在皖南及長江沿岸傳唱開來。
1942年5月,新四軍五師十四旅主力跨越長江天塹,挺進鄂南敵后,在此建立鄂皖湘贛指揮部,開辟了鄂南敵后抗日新局面。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抗戰影像記憶丨游擊健兒逞英豪
抗戰影像記憶丨“剛毅堅卓”寫青春
抗戰影像記憶丨八百壯士與298封遺書
抗戰影像記憶丨英雄無覓六十年
人民政協報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
教育周刊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未經協議授權,不得使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