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英雄譜
郝夢齡:“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全民族抗戰爆發。此時郝夢齡正在去四川陸軍大學的途中,他當即指出:“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他返回部隊請求北上抗日。
部隊途經武漢,他與家人告別,對兒女們說:“我愛你們,但更愛我們的國家。現在敵人天天在屠殺我們的同胞,大家都應該去殺敵人。”他還寫好了一封信,封好后交給大女兒郝慧英,囑咐她三天以后再拆開看。15歲的郝慧英要立即拆開看,郝夢齡不允,父女二人在爭搶中把信撕成碎片。隨后,郝慧英把信拼湊起來,發現原來是父親留下的遺囑,還可以辨認出來的內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調教,孝順汝祖母老大人……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1937年10月4日,郝夢齡率部到達忻口前線后,開始視察陣地、部署兵力、指導搶修工事、鼓舞官兵士氣。10月11日,忻口戰役打響,郝夢齡指揮第九軍和晉綏軍第十九軍、第三十五軍、第六十一軍等部,正面阻擊板垣征四郎率領的日軍第五師團及其配屬的16個大隊3萬人。10月12日,南懷化主陣地被日軍攻破,敵我雙方爭奪204高地,戰斗異常慘烈,一晝夜間易手13次,郝夢齡的54師第322團最后只剩下100多人。10月16日凌晨2時,郝夢齡率部發起奪回陣地的總攻,連克日軍幾個山頭。到了5時,天色微明,郝夢齡為鞏固勝利成果,揮兵追擊日軍,在距離日軍200米時,被日軍的機槍子彈打中腰部犧牲。
郝夢齡將軍是抗戰以來犧牲的第一位軍長。1938年3月12日,在延安舉行的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毛澤東給予郝夢齡等人以高度贊揚,指出:郝夢齡等壯烈犧牲的將士是中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范”,他們的存在證明“中華民族絕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郝夢齡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郝夢齡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張靜生)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