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委員聲音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2025年08月11日 08:38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場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中,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歷史性地取得完全勝利,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抗戰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

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大無畏的歷史擔當率先高舉武裝抗日大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矢志不渝地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面對日本侵略帶來的空前民族災難,中國共產黨挺膺擔當,勇敢站在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最前列。1931年9月20日,也就是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變”的第三天,中國共產黨發布《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侵略“顯明的目的顯然是掠奪中國,壓迫中國工農革命,使中國完全變成它的殖民地”,鮮明提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同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革命委員會發表《為滿洲事變宣言》,號召全中國民眾聯合起來,進行反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

率先組織發動群眾反抗日本侵略。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強調黨在這次事變中的中心任務是,加緊組織領導發展群眾的反帝國主義運動,特別在滿洲更應該加緊組織群眾的反帝運動,發動群眾斗爭,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從1931年9月19日起,中共滿洲省委也相繼發出指示和作出決議,要求各地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要動員廣大群眾的行動”“組織布置飛行集會、群眾大會及宿舍工廠等處的部分示威”“積極的擴大罷工罷課罷市反抗占領滿洲的運動”,將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

率先開展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裝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開展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武裝反抗日本侵略的實際行動,一方面積極支持東北義勇軍開展抗日斗爭,另一方面迅速建立起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武裝反抗日本侵略。1931年9月21日,中共滿洲省委作出《關于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及目前黨的緊急任務的決議》,明確提出“發動游擊戰爭”。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滿洲士兵工作的指示》要求在農民中直接組織游擊隊,開辟反日游擊區,開展抗日武裝斗爭。1932年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1932年11月,此前受中共中央委派到東北開展工作的楊靖宇將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十幾支反日游擊隊先后成立,在白山黑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引領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

堅持全面抗戰路線。與國民黨實行片面的抗戰路線不同,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強調抗戰絕不僅限于軍隊方面的軍事行動,而是涵蓋經濟、政治、軍事尤其是包括全民總動員的全面抗戰,必須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早在全民族抗戰爆發之初,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提出,爭取抗戰勝利的關鍵,在于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抗戰。這次會議提出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既包括全國軍事和全國人民的總動員,也包括改革政治機構,抗日的外交政策、教育政策,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改良人民生活,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等多方面基本政策,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正式形成。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中國抗戰中的科學運用,是全民族抗戰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原因。

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同日本相比,舊中國的綜合國力存在明顯差距。面對兇險殘暴的強敵,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從科學分析中日雙方存在著的互相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出發,全面系統闡發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批判了“中國必亡論”“中國速勝論”兩種錯誤認識,科學預見中國抗戰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以及三個階段敵我力量的此消彼長,既明確指出日本的進攻能在中國橫行一時,中國不可能速勝,又明確指出中國不會亡國,經過持久抗戰,最后勝利屬于中國。這些重要論述,為正確開展抗戰偉大斗爭、奪取全民族抗戰最后勝利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提出和實施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在全民族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抗戰最雄厚的力量源泉。早在1931年9月20日發布的《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明確提出,只有廣大群眾的革命鐵拳,才能制止帝國主義的暴行,驅逐帝國主義滾出中國!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鮮明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并提出一整套充分動員和依靠人民群眾,實行人民戰爭的辦法。中國共產黨不僅創造性地運用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敵后武工隊等多種武裝斗爭形式,豐富發展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還創造性地開展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抗日斗爭,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

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匯聚起全民族抗戰的磅礴力量

積極倡導并推動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日本入侵東三省后,中國共產黨科學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之間相互關系的變化,明確指出日本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已逐漸超越國內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并據此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中心任務。1933年1月,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宣言,明確提出愿在停止進攻蘇區、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武裝民眾三項條件下,與任何武裝部隊訂立作戰協定,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1935年8月1日,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共中央發布著名的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內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人力、物力、財力、武力等)去為抗日救國的神圣事業而奮斗,并組織統一的國防政府、統一的抗日聯軍,戰勝日本帝國主義。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陜北瓦窯堡召開擴大會議確立中國共產黨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總路線,強調不但要團結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團結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大局為重,最終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推動國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匯聚起全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磅礴力量,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團結抗戰大局。針對國民黨一再表現出來的妥協動搖,尤其是國民黨頑固派屢次挑起反共高潮,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地位,對蔣介石集團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堅持國共合作抗戰到底。《中共中央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明確提出“堅持抗戰到底、反對中途妥協”“鞏固國內團結、反對內部分裂”“力求全國進步、反對向后倒退”的政治口號,作為“全中華民族繼續努力的總方向”。毛澤東撰寫《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等一系列重要文獻,全面闡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策略方針和各項基本政策,鮮明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根本指導原則,是又聯合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強調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衛立場和“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有力地維護、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維護團結抗戰大局。

牢牢保持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中國共產黨深刻汲取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教訓,把保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權作為“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的”職責,勇敢擔負起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重任。早在全民族抗戰爆發前,毛澤東在延安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就鮮明提出,離開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政治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央政治局在陜北洛川召開擴大會議制定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的基本行動路線和基本方針,其中一項重中之重的內容是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中國共產黨堅持正確的方針、原則,通過思想引領、戰略引領等牢牢保持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團結凝聚起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智慧和力量,實現全民族抗戰,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神州上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勠力同心,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匯聚起全民族抗戰的磅礴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是堅持抗戰和奪取抗戰偉大勝利的決定性力量,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廣大人民群眾始終戰斗在抗日最前線,對堅持抗戰和奪取全民族抗戰最終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早在戰略防御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在敵后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逐步建立起廣闊的敵后戰場,有力配合了國民黨軍隊淞滬會戰、太原會戰等正面戰場的開展,粉碎了侵華日軍“速斗速決”的戰略意圖,為開展持久抗戰奠定堅實基礎。在戰略相持階段,面對侵華日軍把主力更加集中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周圍所帶來的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抗日軍民在敵后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敵后戰場逐漸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主戰場,奠定了全民族抗戰勝利的堅實基礎。在戰略反攻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成為戰略反攻的主力,成為奪取全民族抗戰偉大勝利的決定性力量。

中國共產黨為全民族抗戰作出巨大犧牲。在14年的艱苦卓絕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不畏強敵,同仇敵愾,眾志成城,敢于犧牲,百折不撓,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其中既有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女投江”等英雄群體,更有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峰等杰出代表。面對侵華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大規模殘酷的“掃蕩”,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82名勇士奉命在江蘇淮陰劉老莊地區阻擊1000余日偽軍,掩護部隊、機關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連續打退日偽軍5次進攻,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全部壯烈犧牲。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指戰員傷亡60多萬人,抗日根據地群眾傷亡600多萬人,千千萬萬抗戰英雄用鮮血和生命筑起抗擊日本侵略的血肉長城。

中國共產黨為全民族抗戰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等抗日武裝深入敵后,在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廣泛開展對日作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八路軍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百團大戰是全民族抗戰以來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八路軍共出動105個團20多萬兵力,進行大小戰斗1800多次,斃傷日、偽軍2.5萬多人,給侵華日軍的“囚籠政策”以沉重打擊。在抗戰面臨困難局面尤其是國民黨妥協投降暗流涌動的不利情況下,百團大戰的歷史壯舉極大振奮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磅礴力量。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共作戰12.5萬多次,共殲滅日、偽軍171.4萬多人,抗擊了60%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成為抗戰取得勝利的關鍵。到抗戰結束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已發展到132萬人,民兵發展到260多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即解放區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中國共產黨不僅為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提供了巨大戰略支持。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孕育的偉大抗戰精神為奪取抗戰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在14年的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抗日軍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為奪取抗日戰爭這場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的徹底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原主任陳理)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亚洲日韩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日韩欧美国产偷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