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與委員同訪·看今昔巨變

談橋村:惜此“紅綠”傳后人

2025年07月25日 18:04 | 作者:記者 毛麗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從武漢市驅車向東南行駛1個多小時,出靈鄉高速站不到五分鐘便進入湖北省大冶市靈鄉鎮談橋村。1942年5月,新四軍五師十四旅主力跨越長江天塹,挺進鄂南敵后,在此建立鄂皖湘贛指揮部,開辟了鄂南敵后抗日新局面。

微信截圖_20250725180006

△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毛麗萍與大冶市政協委員汪永(左)、談橋新四軍鄂皖湘贛紀念館館長明朋(中)采訪合影。

7月6日一早,在大冶市政協委員汪永的引導下,記者走進了位于談橋村的鄂皖湘贛指揮部舊址。

這是談橋村最大的一處宅院,始建于20世紀初,占地580平方米,中庭寬闊,兩側為廂房,第二層為木板樓,青磚構筑,古樸典雅。房梁之上那些斑駁的印記,既是歷史的年輪,更是精神的刻度。炎炎烈日透過屋檐射進指揮部舊址的天井中,讓人感覺到院內的絲絲清涼。

宅院的主人原本是談橋街上著名的中醫柯良齋。1938年,柯良齋赴漢口采購藥材,拜訪族弟柯竺僧,兩人促膝長談。柯竺僧和董必武是同學,較早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同年柯良齋的兒子柯瓊、柯竺僧的兒子柯愈強先后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成為革命隊伍中的骨干。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讓當時的有識之士與廣大民眾在覺醒中形成聯合。1942年,當新四軍五師來到談橋,柯良齋毫不猶豫地捐出自己的宅院給部隊成立鄂皖湘贛指揮部。新四軍將領張體學、劉少卿均在這里工作生活,指揮了著名的談橋、傅家山、劉仁八戰役。

“《中國共產黨大冶市歷史(1921—1949)》第三章中詳細記錄著新四軍開辟鄂南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根據地發展的情況。”大冶市政協研究室主任柯清理向記者翻閱這段歷史資料。

鄂南在湖北省東南部,是長江和幕阜山之間的一塊三角形地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蘇區的一部分。武漢淪陷后,鄂南是日軍的后方,也是日軍繼續向南、向西進軍的基地。

1941年6月14日,毛澤東、朱德電復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政委劉少奇和五師師長李先念,“同意我主力部隊開辟鄂南”。由此,五師十四旅主力創建以大幕山為中心的鄂南抗日游擊根據地,以實現延安總部要求五師自南線包圍武漢日軍的戰略意圖。

十四旅主力分東西兩路向鄂南挺進,迅速打開大冶軍事局面。之后,他們發揚既是戰斗隊又是工作隊的光榮傳統,殲滅日、偽、頑,夯實抗日根據地建設基礎,加強黨的建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組織群眾團體,執行財政經濟政策,實行合理負擔,獎勵生產,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戰積極性,不僅保障了當時十四旅主力部隊的給養,還將大量的糧餉支援鄂豫邊區,有力粉碎了敵人的經濟封鎖。

微信截圖_20250725180014

△ 青年參觀鄂皖湘贛指揮部舊址。

風云已逝,歲月留痕。歷史不僅是史料中的記載,也是現存實物發出的回響。在汪永的介紹下,一位面色黝黑、目光沉穩、體態微胖的中年男子朝我們走來。“我是一名黨史宣講員,我叫明朋。”他就是談橋本地農民、談橋新四軍鄂皖湘贛紀念館館長。20多年來,他跑遍天南地北,收集抗戰實物幾千件,事跡令人動容。

在明朋的收藏中,抗日戰爭時期的舊報刊、新四軍用過的物品、日軍侵華物證等各類藏品琳瑯滿目,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他特意挑選了幾件極其日常的藏品,向我們講述了它們背后的故事。

“這個碗看上去很粗糙,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物資匱乏,生活艱難,張大娘卻用留給兒子的僅有的一碗米湯,救活了一名負傷的新四軍戰士。”

“這面鏡子,是商民救國會成員柯松庭生前所用之物。他每天都會照鏡正衣冠,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他四處籌錢抗日,最終被叛徒出賣慘遭日軍殺害。柯松庭雖然走了,但這面鏡子,照出了柯松庭的英勇形象。每當我想起柯松庭的故事,我也會想起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面對叛徒勸降說的最后一段話:‘如果我們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

“這條粗繩索不是麻繩,是我們當地人用棉線一縷一縷編成的。1945年7月,毛鋪戰役打響,為徹底消滅盤駐在毛鋪山的日軍和偽軍,軍民同心,用這種繩索在懸崖搭起人梯,百姓用血肉之軀筑成‘山路’共同作戰,毛鋪戰役取得勝利。”

微信截圖_20250725180021

△ 談橋新四軍鄂皖湘贛紀念館內景。

明朋說,收藏抗日實物就是為了紀念為民族獨立解放付出犧牲的人們,找回英雄的記憶。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汪永還兼任大冶市環保協會秘書長。在他的帶領下,環繞談橋村一周,3條靈溪交匯形成天然清水潭,取“潭”之音雅化為“談”,又因修建石拱橋,故被稱為談(潭)橋。談橋村第一座稱之為“站起來”的青石拱橋上,凹陷的車轍印無聲訴說著“一橋興百業”的歷史傳奇。

依次沿著村里第二座“富起來”的橋和第三座“強起來”的橋,汪永也為記者講述著談橋村的發展變化。近年來,談橋村圍繞“整合發展”,激活“紅綠”資源。通過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促進農民增收、村莊建設打造品牌形象三方面發力,全力打造“黃石抗日紅色旅游第一村”。2021年地處鄂皖湘贛指揮部舊址的紅色景點被評為黃石最美紅色景點。

“村周邊有毛鋪滑翔傘基地、梅紅山3A級景區,去年1—11月份以來,談橋接待游客達15萬余人次,紅色景點帶動了當地餐飲、民宿和農副產品銷售,實實在在增加了老百姓收入。”汪永說。

采訪結束時,明朋還透露了一個心愿:“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建立一個抗日藏品博物館,將這些藏品展示給更多的人看。讓紅色記憶歷久彌新,讓抗戰精神代代相傳。”(本報記者 毛麗萍)

編輯:周佳佳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