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憶監督法起草 曾欲設“蔑視人大罪”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回憶監督法的起草。
1980年8月31日中午,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秘書處接到北京市代表團的電話報告:北京市代表團第四小組全體代表就上海寶山鋼鐵廠建設問題,向冶金部提出質詢,要求冶金部部長親自到會向代表說明情況。
電話報告還稱,前一年的人大會議上,該小組全體成員曾為此提過提案(編注:從1983年起,提案分為議案和建議),代表們對提案的答復不滿意,認為答非所問。
這次監督是否屬于“共和國質詢第一案”,至今仍存爭議,但其意義已被銘記。
人大監督是最高層次和最具權威性的監督。2006年,監督法出臺。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從提出到出臺歷經近20年。
1990年,中央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擬定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相關規定。當時,程湘清是監督法起草組下屬的辦公室主任,也是起草組成員。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近日接受采訪時回憶,監督法草稿征求意見時,有一位部長感覺“總理以后不好當了”。
當時我記得監督法草稿征求意見,我去開了一個會,國務院八至十位部長來座談。有部長說了一句話:“看了這個草稿,有一個感覺,就是總理以后不好當了”,就是因為監督法里面有一些嚴格監督政府的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回憶
●人大質詢演變
質問改為質詢 后細分為質詢和詢問
新京報:1980年的人大會議上,北京市代表團就上海寶山鋼鐵廠建設問題提出質詢,要求冶金部長親自向代表說明情況,有人說這是全國人大歷史上的第一次質詢案。能回憶一下這件事嗎?
程湘清:嚴格地講,這不是質詢第一案。因為質詢有嚴格的程序,必須提出質詢案,在人大會議上經過主席團,常委會上經過委員長會議,審議通過后列入會議議程,然后才能質詢。
當時代表們對寶鋼建設意見很大,提的意見很尖銳,當場叫有關負責人來回答問題,這算是詢問。
新京報:這之后就沒有過“質詢”?
程湘清:后來有過。六屆全國人大的時候,有代表在大會上就故宮博物院的保護提出質詢案,說故宮是我國的文化遺產,很珍貴,怎么能叫外國人進去拍電影,這樣會損害建筑的。我記得當時王漢斌(編注: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同志講過,他當時很重視這件事,專門請文物保護單位向代表做了回答,說是外國人進去拍電影,是嚴格的、有保護措施的,不至于損害故宮建筑。
新京報:1978年修憲的時候,憲法將“質問”改為了“質詢”,是不是降低了監督的嚴厲程度?
程湘清:1954年憲法的提法是“質問”,1978年憲法將“質問”改成“質詢”。后來修改全國人大組織法,把“質問”分成“詢問”和“質詢”。詢問的情況比較多,常委會會議或者分組會議上,有委員提出詢問,由國務院或者有關部門回答;質詢的程序是很嚴謹、嚴格的。
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以來,增強了詢問,進行專題詢問,這個形式很好。
新京報:有質詢和詢問以來,到現在為止少有質詢,是說沒有這個必要,還是受制于其他因素開展得比較少?
程湘清:質詢更加嚴厲,一般來說,要形成質詢案是比較重大的問題,因此要比較慎重。
編輯:羅韋
關鍵詞:監督 人大 程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