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羅良娟:構建各部門共同維權的聯動機制
由于建筑業生產經營和用工方式的特殊性,政府部門執法監管的滯后性,目前我國建筑行業農民工工傷維權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參保法律意識不強,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用工管理不規范,基層執法監管力量薄弱。
為進一步構建維護建筑業農民工工傷權益的長效機制,提出以下建議:
一、 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建立符合建筑業特點的工傷保險制度。一是建立施工許可與參加工傷保險掛鉤制度。二是完善建筑企業工傷保險費繳費辦法。根據項目建設周期和項目施工所需人數,在項目開工前由建設方或總承包方一次性繳納工傷保險費。三是建立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制度。通過提高工傷保險統籌層次,增強基金使用效率,把建筑施工企業相對較高的繳費費率降下來。
二、 強化執法監管,切實依法維護建筑業農民工工傷權益。一是繼續推進工傷保險擴面征繳工作。二是落實工傷保險先行支付政策。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社保經辦機構追償的時效期限、支付和追償資金的賬務處理、無法追償時的核銷條件和程序等。三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加強勞動保障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的要求,切實加強工傷認定、工傷保險經辦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伍建設。
三、 強化協作配合,形成各部門共同維權的聯動機制。一是建立保障建筑業農民工權益的部門間信息溝通協調機制,及時溝通項目開工、項目用工、參加工傷保險、安全生產監管等信息。二是建筑行業主管部門對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健全獎懲機制。三是工傷預防費的提取和使用向建筑施工企業傾斜,協助企業加強職業安全衛生宣傳教育。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 羅良娟)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工傷 機制 保險 維權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