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假如我是委員
疫情期間網絡課程中的城鄉差距,這位委員在關注!
2020年的春天,突發的疫情打亂了全國人民的計劃,整個國家似乎被按了暫停鍵。停工、停業、停課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損失。不能聚眾,每個人就守在自己的家里,守著自己的國家。為防止疫情在學校里蔓延,延期開學成了一項重要的工作。1月29日,教育部發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鼓勵大家利用網絡開展教育工作,于是全國上下幾乎所有的學生們都投入到了網絡教育上起了網課。
老師們紛紛變身成為“主播”,學生們成了“小粉絲”,在屏幕之間建立了一座在線教育的橋梁。但是第一次面對這樣大規模的網絡授課,教學質量、城鄉授課差距、中高考復習等都出現了一定的困難。
通信條件差是首要問題。有網絡,網課才有輸送的通道,但是由于基礎設施和個人家庭情況等,許多農村孩子的家里網絡情況較差,許多孩子需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才能上網課。新聞報道出來的不勝枚舉,西部某縣無法上網課的學生有2000多名;河南洛寧縣一女生每天去村支部“借網上課”;九歲女孩步行兩公里在父親搭的草棚里上網課......
網絡設備差,再加上缺乏相應的智能終端設備,許多農村孩子的求學之路雪上加霜。
網課問題的背后是城鄉教育的差距問題。數字教育鴻溝的存在是否進一步拉大城鄉教育差距,如何有效緩解這一難題……這些問題,四川省犍為縣政協委員趙秉科也在關注。
鄉村學生孩子上網課存在不少問題
記者: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不少中高考生的課程安排都受到了較大影響。雖然學校很早開啟線上課程,但是許多地區都在反應,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會因硬件配置擴大教學差異,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趙秉科:鄉鎮的網課反映的問題還是很多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參與度不高,家長監督不到位,多數鄉鎮孩子為留守兒童,除了完成學習任務,還有其他的家庭任務需要完成。
2、 對學生學習狀況無法得到正確的反饋,釘釘群、微信、QQ都無法提供有效的檢測反饋。
3、 學生因為上網課,對眼睛影響很大,(城市學生用電腦、平板電腦,鄉鎮學生只有用一般手機)
4、 部分學生根本沒有參加網課(鄉鎮學生對學習興趣不濃,直接放棄網課,外出玩耍)
5、 平常部分城市的學校已經有網課的體現,學生、教師都比較適應。而鄉鎮學校的師生對此都比較陌生,所以網課效果較差。
城鄉教育差距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減小差距
記者:對網課出現的種種城鄉教育問題,會不會加劇城鄉教育的差距呢?趙委員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趙秉科:網課之所以會拉大學生之間、地域間的學習成績的差距,一方面是硬件條件,例如網絡、電腦、手機的質量,另一方面是軟件問題,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能力和家長的指導幫助督促能力。網絡教育應對硬件問題首先要國家推動5g建設,避免網絡癱瘓并且在之前網絡教學基礎上總結經驗加以改進,更加完善網絡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國家也要加大對網絡教學的投入和對教師網絡教學的師資培訓學習,更加適應未來發展的高科技網絡時代教學。鼓勵推動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村能上網,強化政府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實行相關政策優惠補貼機制等。
針對軟件問題,要加強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孩子存在的問題。還要通過檢測,發現網課遺留下的問題,對網課沒有達到課堂掌握程度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決。如果在期末測試中問題特別嚴重的,可以利用暑假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到鄉鎮里,為孩子們進行集中輔導培訓。在城鄉教育差距的問題關鍵還是提高教師隊伍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和教學能力。因為課堂才是主戰場,教師才是解決問題的主力軍!城鄉教育差距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減小差距,讓窮人家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來接受教育。
把委員履職當成一項分內的、快樂的事
記者:地方兩會已陸續召開,您都做了哪些工作參與和準備呢,可以和大家分享嗎?
趙秉科:作為縣級連任四屆的政協委員,我非常熱愛政協,把委員履職當成一項工作、分內的事情、快樂的事情。今年大會期間我共撰寫9件提案上交,涉及城市道路建設、精神文明城市創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加快推進特殊教育、脫貧攻堅等。開會前夕,從去年10月開始到縣交警大隊調研城區道路建設,交通信號燈安裝使用,到自然資源局調研城市規劃,到住建局調研城區道路、公共廁所建設情況,到縣教育局聯合小學特教中心調研特殊學生上學情況和特教老師師資力量、工資待遇情況,調研民營培訓中心免費招收30名殘疾學生就讀情況等等,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最后匯總成我比較滿意的提案。
“假如我是委員”開闊了我的提案思路
記者:您在假如我是委員平臺中提出《建議各地區省市縣開設“假如我是委員”的提案》,是什么樣的感觸讓您提出了這個建議?
趙秉科:“假如我是委員”平臺,我一接觸到就感覺很好,作為連任4屆的縣級政協委員,平時關注的是本縣的事情,超出本縣范圍的事情就很少關心關注,即使想到了有些提案也沒有辦法實現,把自己永遠的約束到一個縣級政協委員的框框之內,“假如我是委員”一上線,我一下子就感覺思路可以更寬一些,更廣一些,可虛擬各級政協委員提自己想的提案,并且非常多的優秀政協委員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增長知識,但進入這個程序參與活動的是少數委員或虛擬政協委員,知道的人少,參與面不廣,影響有限,如果全國各級省、市、縣都開展“假如我是委員”這個平臺,那參與的人員就非常非常的多,通過這個平臺能發現很多的優秀人才,不失為選拔各級政協委員的重要渠道之一,可成為人才智庫、信息智庫,這個平臺不受委員身份約束,人人都是委員,能夠涌現一大批講政治、講規矩、立場堅定、政治高遠、了解政協懂政協的人才。
假如我是委員平臺上線近一年,通過委員助手們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不斷改進完善,現在比以前好用了許多,很多地方也得到了改進,提案撰寫規范公告,讓大家也學習到有關政協的知識,很多虛擬委員的提案確實寫得很有想法。希望小程序長期堅持辦下去,越辦越好,提案質量越來越高,向各位委員們學習致敬!
——趙秉科
委員簡介:
趙秉科,四川省樂山市健為縣政協委員,200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犍為縣政協第七、八、九、十屆委員,中共玉津鎮十七屆黨代表,中華中醫學會、四川省中醫藥學會、犍為縣醫藥學會會員,犍為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曾榮獲玉津鎮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政協委員履職事跡寫入犍為縣政協志2003-2018人物篇。履職16年來撰寫提案130多件,立案率98%,所寫提案對促進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可行性的參考意見,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第九屆縣政協授予“提案狀元”稱號。
人物事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趙秉科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正月初三起即到抗擊疫情第一線,2月4日加班熬夜為定文鎮抗疫一線的干部群眾、排查人員熬制預防春季流感大鍋藥575人份,為所在鳳嶺社區抗疫工作人員、居民組長、排查人員熬制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140人份,在消毒液、酒精已經貨源緊俏的情況下,又向縣醫院捐贈75%的酒精20升,向鳳嶺社區捐贈75%酒精10升,簽字筆100支,體溫計10支等物資。2月10日主動第一個報名當志愿者,和社區人員、志愿者一起進入小區、農貿市場、街道、大街小巷、入戶宣傳新冠肺炎預防知識、預防措施、以及國家政策,登門入戶逐戶排查登記流動人員和外來人員。
疫情防控期間趙委員仍積極撰寫社情民意、提案,在“假如我是委員”小程序發表了《關于建議核發中國醫師證的提案》《關于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宣傳中國醫師節活動的提案》《關于建議切實改善基層缺少醫師的提案》《關于建議全國范圍開展假如我是委員平臺的提案》《建議中國生產出口的口罩印上能代表中國生產的中文或圖案的提案》等5篇,向縣有關部門反映社情民意,并提倡改革免費醫學生招生條件,降低報考醫學專業升學門檻,擴大醫生隊伍,同時建立健全醫師到基層工作到長效激勵機制等等。并提出積極疏導醫患問題,強化醫務人員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加強醫師職業道德規范,進一步推動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等重要建議。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在復工復產的重要作用。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網絡 委員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