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為河北綠色崛起貢獻政協智慧
調研組成員名單
(部分)
組長
郭大建省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
副組長
王金洲省政協財經委主任
成員
郭士剛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省政協副秘書長
孫際林省工信廳巡視員
張建國省委研究室副主任
薛志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高俊釗省發改委副巡視員
魏卓民省信投集團董事長
李嵐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全貴省工信廳產業政策處處長
王真《河北青年報》副總編
王延杰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系主任、教授
任卓平省商務廳貿易發展局局長
積極推進經濟強鎮管理體制改革
河北省政協“經濟強鎮的體制問題”調研組
“經濟強鎮的體制問題”調研組在石家莊藁城區崗上鎮調研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可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推進經濟強鎮管理體制改革,事關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戰略全局,對于提升經濟強鎮綜合功能、增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河北省政協今年專門組成“經濟強鎮的體制問題”重點課題調研組,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有建制鎮1045個。以鎮區實有人口(含外來流動人口)達到4萬人左右,財政收入億元以上為經濟強鎮標準,目前全省有鴉鴻橋鎮、三屯營鎮、燕郊鎮、勝芳鎮、左各莊鎮、松林店鎮、白溝鎮、尚村鎮、交河鎮、大營鎮、蓮子鎮、河古廟鎮、磁山鎮、井店鎮、李親顧鎮等15個經濟強鎮。其中一些經濟強鎮的影響已跨越縣域,如白溝鎮經過多年發展,擁有箱包等14個專業市場,各類市場成交額超600億元,人口和鎮區規模幾近于一個中小城市,其輻射范圍覆蓋周邊11個縣(市)、50多個鄉鎮,在全國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經濟強鎮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既面臨新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是經濟管理面臨新要求。二是公共服務面臨新需求。三是城鎮建設面臨新形勢。四是社會管理面臨新挑戰。
制約經濟強鎮發展的體制障礙
經濟強鎮建設發展中還存在以下較為突出的體制機制性障礙:
(一)行政管理權責不對等,條塊分割,掣肘政府之手。經濟強鎮承擔的發展任務更重,管理責任更大,需要具備相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做保障。弱勢的鎮政府難以承擔“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之重任。
(二)財力與事權不匹配,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河北省絕大多數縣市對經濟強鎮實行的是“統收統支”的財政體制,縣級政府僅以人員工資、辦公經費、專項資金等形式,給經濟強鎮下撥一定數額財政支出。盡管部分經濟強鎮財政收入已經達到億元甚至10億元以上,但其實際可支配財力十分有限,長期處于“財源充足而可用財力不足”狀態。
(三)城鎮與園區分離,產城有待融合。目前,不少經濟強鎮已經或即將建設開發區(產業園區),但在行政管理體制上卻存在“鎮區分離、產城分管”的問題。這種“兩套人馬、各行其是”的管理體制,造成了規劃難統一、設施難對接、利益難協調的問題,對產城融合發展帶來隱患。
對策建議:
(一)以擴大事權為核心,賦予經濟強鎮準縣級管理權限。按照“權責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的原則,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項目投資、安全生產、生態保護、市場監管、社會治安、民生事業等方面,根據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依法賦予經濟強鎮與人口、經濟規模相適應的準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二)以優化組織結構為重點,理順經濟強鎮行政管理體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構建“機構設置綜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員結構合理、運行機制靈活、服務便捷高效”的經濟強鎮行政管理體制。一是鎮級領導高配。二是以經濟強鎮為依托,推進產城融合、鎮區合一。三是探索推進綜合執法。
(三)以增強財力為基礎,確保經濟強鎮公共服務供給。按照事權與財權相匹配的原則,完善經濟強鎮財稅體制,提供與經濟強鎮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穩定增長的財力保障。一是探索開展經濟強鎮“分稅制”改革試點。二是建立財政超收激勵機制。
(四)以加強監督為保障,推動經濟強鎮高效順暢運轉。制訂出臺層級較高的專項文件,明確對強鎮放權或賦權的范圍、內容、形式、權限和責任等;放權的部門要明確實施監督檢查的具體辦法和程序,對下放事項的實施實行日常檢查制度和備案制度。加強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做好信息發布工作,接受公眾和輿論監督。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規范和監督經濟強鎮行政執法行為,經濟強鎮在承接上級下放的管理事權后,依法承擔相應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產業 集群 發展 經濟 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