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認識海洋,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2019年04月23日 09:16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我國是一個海洋自然條件優越,海域遼闊,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公里,海洋資源種類繁多,海洋生物、油氣礦產可再生能源、濱海旅游資源儲備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海洋并發展海洋經濟的國家之一。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只有海洋鹽業、漁業和交通運輸三類傳統基礎海洋產業,21世紀交接處我國開始發展了海洋汽油業及旅游業等,而近十年來,我國開始出現并迅猛發展的又包括了海洋生物醫藥和海洋化工、發電等等。如今,我國海洋產業隨著新興海洋產業的快速興起發展,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也愈來愈多。

《公報》顯示,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364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085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8916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4%、37.0%和58.6%。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科技廳巡視員徐茂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幾年間,我國將進入海洋經濟加快發展、發展戰略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面對日益高漲的國際國內海洋開發浪潮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必須立足國家發展與安全的戰略高度,從國家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需求出發,以更加開放的視野、陸海雙向的思維,切實推動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的大幅度提升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使其真正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發揮作用。

在徐茂波看來,從全球角度看,經濟全球化的加快,科技技術的創新,國際產業分工轉移增速和創新科技的推廣運用都促進了全球海洋經濟迅猛發展,這一全球背景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從國內的角度看,中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斷發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潛在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科技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宏觀調控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為海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這種形勢下,海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將要重點發力哪些領域、破解哪些藩籬?

徐茂波舉例說,以山東為例,山東是海洋經濟大省,2017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4800億元,首次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但全省海洋產業發展層次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同時,國家海洋管控趨向嚴格,維護海洋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近海養殖規模擴大———初級加工業,或臨海發展傳統工業和服務業的思路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迫切需要轉換新動能、選擇新路徑。

徐茂波認為,我們不僅要立足國內,繼續將管轄海域的海洋開發與管理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續發展水平,著力提高海洋經濟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提高控制、利用和綜合管理能力,而且要放眼全球,積極參與海洋開發的國際事務,獨立自主的勘探開發,主動參與國際合作。同時加快工程科技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發展處于海洋產業鏈高端的、先進的海洋經濟產業集群,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統籌國家海洋優勢資源,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共用機制,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在國家海洋創新體系中的支撐作用。

編輯:秦云

關鍵詞:認識海洋 優勢 海洋經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 婷婷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99久久99久久综合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日本午夜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