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探討藝術家與畫廊的關系與現狀
丨從藝博會的銷售看畫廊發展丨
目前在藝術市場上,藝術畫廊經營占藝術品市場主導地位而藝博會是藝術畫廊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每個藝術畫廊都會用盡心思去準備藝博會,從而達到理想的銷售業績。
下面讓我們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表格來看一下最近三年中國地區畫廊銷售數據來了解下目前市場上藝術畫廊的銷售狀態:
▲2015至2017年藝博會畫廊平均銷售作品數量及銷售作品平均價對比圖
(注:本數據為不完全統計數據。因2017年上海西岸與ART 021還未舉辦,因此部分圖表在做對比時,西岸與ART 021的數據暫時空缺,2017年之前的數據則以香港巴塞爾、藝術北京、上海西岸、ART021四家藝博會的畫廊銷售數據為樣本。)
由圖可知,2015至2017年三年間,整體來看,藝博會的銷售情況應該呈上升的趨勢。
▲2015至2017年(藝術北京與香港巴塞爾博覽會)畫廊平均銷售作品數量及銷售作品平均價對比圖
上圖是北京與香港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藝博會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到在2016年時銷售作品的均價稍有下跌。而在四家藝博會的銷售數據中,2016年較2015年作品銷售均價是呈現上升趨勢的,可見上海地區是藝博會銷售的核心力量。
從整體來看,只有2016年出現了波動,2017年藝博會銷售情況較前兩年都有所好轉。那么是不是就代表著畫廊和藝術家的盈利也有所增加呢?其實不然,在藝博會畫廊銷售數據的背后,有很多隱藏的原因影響著藝術畫廊和藝術家的實際利益。
不久前,紐約藝評人Paddy Johnson報道了在一級市場的新興與中端階層中出現的一個新現象:畫廊主們向他們展出的藝術家收取藝博會費用。
根據Johnson的消息來源,目前為止這樣的做法有兩種方式。其一,畫廊主擴大了自己在藝博會上的銷售分成——比如60%歸畫廊,40%歸藝術家,而不是傳統的對半分;其二,藝博會上的所有收益一開始全額歸畫廊主,直到收益能抵消畫廊為這個藝術家參加藝博會所支付的所有開支為止。
經營畫廊不僅需要財力,更需要勇氣。因為從管理到市場運營,畫廊業都存在著困難與挑戰。要整合“一手托兩家”的資源優勢,充分利用藏家資源與藝術家的資源。在此基礎上,以發展藝術金融產業、創新交易平臺建立、開拓國際市場為突破口,促進行業優化發展。在藝博會這個銷售的平臺上,看起來畫廊的實際銷售是呈現出的遞增的狀態,但是在參展藝博會的過程中,所需花費的金額同樣也是非常龐大的。
任何一個有藝術才華的藝術家在成為知名藝術家的道路上都是要通過包裝宣傳造勢,而這一系列的市場推廣價格卻是非常高的。這些都是藝術畫廊前期的投入成本,再將藝術品送到藝博會,其展位費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像巴塞爾這樣非常權威的藝博會,展位費則會更高。除去了這些費用,藝術畫廊在銷售一件藝術品后還需要繳納稅務。由于每個國家的稅務政策有所不同,所需繳納的費用也不同。
天下一叔曾經就稅務這個問題,單獨的講解過。一叔拿美國,香港和中國大陸三個地方舉例說明:假設三地的畫廊(都是有限公司形式)老板都要賣一幅價值 100 萬元的畫,而這幅畫的進貨費,比如從藝術家手里買來花了 50 萬,花掉的相關保險、運輸、人力等行政成本 20 萬元。并且畫廊老板都是該畫廊的唯一股東。
▲美國、香港、大陸畫廊銷售所繳納稅務表
▲美國、香港、大陸畫廊主個人銷售所繳納稅務表
▲藝術畫廊、畫廊主繳納稅款對比圖
由圖表可知,繳納稅款之后,藝術畫廊實際上得到的盈利并沒有多少。由此可以看出,在每一件藝術品銷售的背后藝術家與藝術畫廊實際可以分得的利益并不十分可觀。這也是許多畫廊倒閉的原因之一。
丨藝術家和畫廊的關系日漸緊張丨
綜上所述,由于大的市場環境影響,導致藝術畫廊的經營亮起了紅燈,從而導致藝術畫廊與藝術家之間的關系也變得尤為“緊張”。
▲畫廊主大衛·卓納與藝術家草間彌生
2012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與世界上最富有的畫廊高古軒分道揚鑣,這對于全球藝術圈的人來說都算是個不小的新聞。 總部位于紐約的高古軒在全球共有12家藝術畫廊,其中包括最近在巴黎勒布爾熱機場的分店,而其代理達明赫斯特的時間長達17年。消息發布后,赫斯特的公司Science Ltd表示:“拉里·高古軒和達明對于解除合作關系一事已經達成了共識”,同時還表示,赫斯特將會繼續和倫敦的二級畫廊白立方進行合作。對此,高古軒也發表聲明:“今年11家高古軒畫廊在全球范圍內展出了赫斯特先生的“點畫大全”,在與赫斯特先生合作了17年之后,能夠以這種方式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感到非常榮幸與欣慰。同時,我們也祝愿達明·赫斯特先生未來能夠更加成功。”看似和平分手,實則在這場分手的背后無論是畫廊還是藝術家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近些年,這種現象越來越多。藝術家開始和畫廊合作,作品有了知名度之后,這時就有更具實力的畫廊來挖角,而導致和原先的畫廊解約。看在以往合作的情分上,藝術家往往會留一些作品還由原先的畫廊代買,但藝術家的議價實力增強了,原本五五分賬,現在可能就要三七分賬,甚至是二八分賬。藝術家與藝術畫廊之間的利益分成變得“緊張”,同樣也是非常值得關注與探討。
▲ 白立方的創辦人杰·喬普林與代理30年的藝術家馬克·奎恩“終止了合作關系”
一位藝術界的元老級人物在目睹過藝術家與畫廊之間并不愉快的“分手”后說:“沒有人想觸動這個圈子里的這條神經”。這位資深人士還說:“當一段長時間的合作關系破裂時,這個情景其實就像是離婚一樣。不僅雙方感情都很激動,而且還要面對分割財產的事宜。通常來說,畫廊和藝術家之間并沒有白紙黑字的協議,因為如此一來,事情就會變了味道。畫廊究竟應該對剩余作品的庫存做怎樣的處理?正在進行中的買賣怎么辦?畫廊能夠干涉的程度是什么?畫廊對作品投資了多少錢?權利屬于哪一方?如果畫廊已經投資了一個將在兩年之后舉辦的博物館級的展覽,這時又應該怎么辦?”
其實講到最后最核心的兩字就是“金錢”。兩者之間的利益分成直接影響著兩者的合作關系。針對目前的藝術市場而言,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藝術家與藝術畫廊之間的利益分成還得重新斟酌。
結語
畫廊作為一級市場的代表,是藝術市場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聯系藝術家和收藏者之間的橋梁,它既體現著藝術家和收藏者的利益與需求,也承載著凈化和規范藝術市場的重任。畫廊與藝術家之間雖然存在著利益關系,同時也相互依存。在兩者合作過程中,如何平衡利益是雙方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畫廊 藝術 藝術家 市場 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