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巴黎恐襲發生一年后 這座城市正在藝術中找回自我

2016年11月10日 16:54 | 作者:Sophie | 來源:衛報
分享到: 

十月的巴黎秋高氣爽,沐浴在陽光中的各大街道也變得栩栩如生起來,好比一幅幅超現實畫卷。溫斯頓·丘吉爾大道上匯集了各地前來參加巴黎藝術周的收藏家、藝術品經銷商、美術館長及其余各路藝術界人士。他們或在陽光下漫無目的地閑逛,或三兩成群地出沒于食品販賣車、咖啡站及雕塑周圍。

  讓·阿拉德設計的“犰狳茶亭”(Armadillo Tea Canopy),目前正在第43屆巴黎藝術周上展出 圖片來源:網絡 讓·阿拉德設計的“犰狳茶亭”(Armadillo Tea Canopy),目前正在第43屆巴黎藝術周上展出 圖片來源:網絡

在香榭麗舍大街與塞納河之間的寬闊步道兩旁,坐落著由知名建筑師查理·吉羅(Charles Girault)設計的大小皇宮,堪稱是精美絕倫、巧奪天工。連接兩座皇宮主體的小廣場——建于1900年——現在經常擠滿了各種小車和巴士。大皇宮目前是巴黎當代國際藝術博覽會(以下皆簡稱Fiac)的舉辦場所,一旁的路面上繪有白色字樣“藝術將會幫助我們克服惰性”(L‘art est ce qui aide a tirer de l’inertie)——它出自年近九旬的海報藝術家雅克·維爾格利(Jacque Villeglé)之手,此格言是藝術家、詩人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于1971年所創。

距離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槍擊案發生已有一年,巴黎藝術界以此表達著對暴力的不屈服態度,這座城市正致力于在文化方面尋回自己敢開風氣之先的靈魂。目前,全副武裝的士兵和警察仍在街頭和地鐵站巡邏;頻繁的箱包檢查亦令各大旅游景點的等待時長多出不少。不過,藝術顧問勞倫斯·德雷福斯(Laurence Dreyfus)表示:“發現自己身處困境時,就應做好奮斗的準備。東山再起正是我們所擅長的;我們的創意是無限的。”

Fiac總負責人珍妮弗·弗雷(Jennifer Flay)也表達了類似的樂觀態度。“自槍擊案發生以來,在各大街頭重建各種咖啡站成為了一種宣示我們不屈意志的姿態。一味為退縮與不安所困,不啻為一種投降主義的表現,”她說道。“Fiac此次將藝術家烏戈·羅迪尼(Ugo Rondinone)所設計的五棵鋁制橄欖樹及五座石人雕像安置在旺多姆廣場(Place Vendome)的做法,既表達了傲然挺立的強勢姿態,同時也意味著對和平的呼吁。”

卡塔利娜·格羅瑟(Catharina Grosse)作品《O.T.,2015”》 圖片來源:網絡卡塔利娜·格羅瑟(Catharina Grosse)作品《O.T。,2015”》 圖片來源:網絡

由于溫斯頓·丘吉爾大道部分地段的臨時關閉,維爾格利的作品——作為Fiac所發起的公共藝術工程的一部分——所覆蓋的范圍在今年首次擴展到了小皇宮附近,其占據的戶外空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43屆Fiac以這種頗為“巴黎式”的風格回應劇場槍擊案,借此傳達出相當清晰的信號。

平民們無懼危險地來到這座城市的各大酒吧與小食店(Bistros),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與此同時,巴黎藝術周的成功進一步地彰顯了這座城市目前的精神狀態。本屆Fiac的巨大成交量令人始料未及,而與之同時舉辦的域外藝術博覽會(Outsider art fair)、巴黎國際(Paris Internationale)及亞洲藝術博覽會(Asia Now)亦大獲成功,當中既有世界級的精品展出,又有初出茅廬的草根藝術。種種跡象表明,巴黎在歐洲當代藝術界的地位大有超越倫敦、重歸鰲頭之勢。

本年度的Fiac雕塑展以及在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展出的讓·布魯維(Jean Prouve)、讓·努維爾(Jean Nouvel)及讓·阿拉德(Ron Arad)等知名建筑設計師的作品,乃是在弗雷和巴黎市長安妮·希達戈(Anne Hidalgo)的通力合作之下才得以完成的,此舉意在超越Fiac所固有的商業考量,為藝術作品開拓新的公共性。“這不應只是小圈子內的游戲(entre-sois)。藝術如能以更加慷慨及民主的方式在社會中廣為傳播,便可起到促進平等的坐擁,產生有助于社會團結的力量。”

2016年度杜尚獎(Prix Marcel Duchamp)得主、藝術家卡德爾·阿提亞(Kader Attia)對此主張表示了認同。“查理周刊槍擊案一度使我意志消沉,而巴塔克蘭槍擊案則讓我猛然醒來。我必須為此做一些什么。”阿提亞與他的朋友及商業合作伙伴奇科·塞洛姆(Zico Selloum)一同籌集資金,在頗具文化多樣性的巴黎第十區開辦了一家名叫“La Colonie”的集餐飲與藝術空間為一體的新型會所。它將藝術、音樂、批判性思維、辯論及文化上的積極行動態度(cultural activism)熔冶于一爐,專注于講述少數群體的故事。“我一度感到法國社會——就像許多其它歐洲國家一樣——已經碎片化了,”阿提亞說道。“不過,在我看來,目前正有一種修復性的文化氣氛在巴黎彌漫。在這座坐在陽臺上喝酒都可能被認為有極大危險的城市當中,法國社會終于開始視自己為地球村的一部分,而非世界的中心。”

在La Colonie開業的那個晚上,人們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種族國界,還包括參與Fiac的人群,都一同前來慶賀。品嘗完阿提亞的母親親手做的北非小米飯(couscous)之后,藝術家們還進行了對話,人們手舞足蹈,盡情飲酒作樂。

阿提亞現居柏林,但他是在阿爾及利亞和巴黎郊區長大的。“法國從未真正了解阿拉伯世界或中東地區,”他說道。“但目前的巴黎正掀起一股新風尚。”

格洛里亞·弗里德曼(Gloria Friedmann)作品《致命誘惑》(Fatal Attraction) 圖片來源:網絡格洛里亞·弗里德曼(Gloria Friedmann)作品《致命誘惑》(Fatal Attraction) 圖片來源:網絡

亞洲藝術博覽會——也是全歐唯一的亞洲藝術特展——負責人亞歷珊卓·費因(Alexandra Fain)表示,她在巴黎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開放性。“美術館長們不再會假裝自己無所不知。他們現在敢于承認自己的某些無知,并轉而尋求相應的專家來解答。巴黎終于理解了這一點:開眼看世界才是對自身最有利的舉措,不僅要放眼西歐北美,還要兼顧南美、非洲及亞洲的視野。”

展會期間,奧地利的畫廊經營者泰達烏斯·羅巴克(Thaddaeus Ropac)在自己位于巴黎郊區的龐坦(Pantin)附近的一座外表類似于飛機庫的藝術空間舉行了一場派對,他認為巴黎的活力顯而易見,且日益增強。“人氣實在太旺,以至于幾乎讓我有些恐懼繪畫了,”羅巴克如是說。“深夜時分還能有750人趕來龐坦參加派對,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在另一處于1990年開張、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藝術空間當中與羅巴克飲完咖啡后,他向筆者表示巴黎其實并不需要奢侈品市場的支持;因為它已學會以另一種方式生存。“1991年藝術品市場的崩盤讓巴黎遠遠地落在了其它大都市的后面。倫敦、紐約及柏林均借此機會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唯有巴黎因此元氣大傷。不過,目前的巴黎在東京宮(Palais de Tokyo)及巴黎錢幣博物館(Monnaie de Paris)等專注于當代藝術的機構推動之下,已經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根據羅巴克的說法,巴黎最令他喜愛之處,是它在藝術方面有著“令人激賞而忠誠的群眾基礎”。“他們見識不凡。談論財富對他們來講顯得過于俗氣。反過來,當你在倫敦與人共進晚餐時,則多半會被各種‘某家的房子多么昂貴’或‘某君又賺了一筆’之類的話糊上一臉。”

編輯:陳佳

關鍵詞:巴黎恐襲 發生一年后 這座城市 正在藝術中 找回自我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视频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 永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