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不交接收函不畢業,讓人情何以堪?

2016年06月27日 11:06 | 作者:葉祝頤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正當畢業生拿著簡歷到處找工作時,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的數百畢業生卻遭遇“被就業”。近日,學生和家長來到知行學院辦公樓前,希望學校能夠更改信息。多位學生反映,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用畢業證、學位證等“脅迫”學生做“假接收函”,部分“被就業”學生報考基層公務員資格受影響。6月23日,知行學院回應稱,已經陸續更改涉事學生的“畢業去向”狀態。(6月24日《新京報》)

用畢業證、學位證脅迫學生做“假接收函”,學生找不到工作還要配合學校造假,學校如此“潛規則”畢業生,讓畢業生情何以堪?教育人格又體現在哪里?

其實,不只是個別學校威逼學生假就業,就業率造假早已是一件皇帝的新裝。盡管人社部的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過九成,但是事實告訴我們:不少學生確實是“被就業”的。九成就業率就是一個數字游戲。

就業率本身就不是一個十分清晰的概念。不僅到機關企事業單位上班叫就業,考研、開店、在網上兼職叫就業,在實習單位蓋個章叫就業。更有不少學校像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這樣,采取種種威強硬措施逼迫學生上交子虛烏有的“就業協議”,或者報告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以期在激烈的生源競爭中分到一杯羹。就業率造假不僅損害了畢業生利益,破壞了學校形象,而且干擾正常的招生就業秩序、誤導國家招生就業政策。

但是,教育部讓高校在就業率上不造假,有些勉為其難。教育部一方面對就業率造假“一票否決”,另一方面又加大高校教學評估中的就業率權重,就業不好的專業將少招、停招。對外宣傳就業率下降,學校的聲譽也會受到影響,造成招生困難。學校顯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就業率造假被否決,就業率低就減、停招,這讓就業不理想的學校與院系如何是好?在生存重壓下,為了上交體面的就業數據,學校、院系在就業率造假之路上越走越遠,就業率成為數字游戲并不奇怪。

大學培養人才不同于工廠加工產品。相關部門不能完全以就業率來評估大學辦學水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還反映出就業市場結構失衡的矛盾。正如華南師范大學諶新民教授所言,“不是大學生多了,而是我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存在嚴重的失衡。由于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梯級轉移的滯后,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大學生就業難,并非都是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原因,還與產業結構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質量下降有關。就業供求關系本是一個動態概念,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謂“風水輪流轉”,今年就業不理想,不意味著明年、后年“滯銷”。暫時就業好的專業也不意味著來年風景依舊獨好。

不敢說就業率造假都是逼出來的,但是學生“被就業”的現實值得思考。如果大學唯就業率馬首是瞻,單純以就業率的高低衡量大學辦學質量,顯然不是現代大學教育的應有之義。對此,人社部要創新就業率統計機制,教育部要完善高校辦學評估機制,同時加強社會監督,問責曝光出來的就業造假案例,剎住就業造假歪風,為畢業生營造真實、公正的就業環境,讓虛浮的就業率回歸現實,脫下“被就業”這身皇帝的新裝。(葉祝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知行學院 被就業 就業率 假接收函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国产片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