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李繼延:打造高職院校的“加州理工學院”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發展養老服務業和老齡產業,產業的發展必定帶動人才的需求。此時,李繼延和他的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已經做好了準備,早在多年前,該學院就開設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用李繼延的話說,“校長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要有前瞻性?!?/strong>
——編者
李繼延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院長李繼延比往常要忙碌得多,忙招生,也忙著招教師。用他的話說:“忙并快樂著?!崩罾^延告訴記者,2016年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正式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項目,采用“2+3+2”的七年貫通培養模式(即基礎教育階段2年加高職3年,再直升本科讀2年),打通職業教育升學渠道?!斑@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對學生來說,擺脫了高考‘獨木橋’這個緊箍咒,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志向,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對職業教育來說,將是一次‘轉型升級’的契機,越來越多的人將會感受到職教魅力,職業教育也將改變‘低人一等’的固有社會定位。”話語中,李繼延掩飾不住興奮。
這兩年,職教新政頻出,利好消息不斷傳來,在李繼延的心里,職業教育迎來了又一次發展的“春天”。實際上,從事職教近30年,李繼延對職業教育春天般的熱情從未“凋零”過。
辦學校要有“工匠精神”
走進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勞職院),校園美景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帶有噴泉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見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游玩嬉戲,偶有調皮的小魚兒躥出水面,濺起朵朵水花;一排排整齊有序的教學樓、辦公樓被白楊垂柳和綠油油的草坪環繞,假山上亭臺成趣,亭旁綠樹掩映,流水潺潺,蜂歌蝶舞;走進正對大門的教學樓,不同樓層顏色各異,并設計有醒目的導視系統,像置身于一個巨大的光譜系統;辦公樓一層的“校史館”莊嚴肅穆,記錄了建院30年的輝煌歷程。
從2005年購置北校區至今,李繼延像一個辛勤的花匠,一點一滴把原來光禿禿的校園打造成了一個精致的大花園。“要干好一件事,就要像工匠一樣,一點點琢磨,才能琢磨成美玉?!?/p>
對校園如此,對學生猶是。
“每一所學校的學生走出去,都是帶有他所在學校的文化‘氣質’的,否則光有技術技能,僅僅是一個‘半成品’?!崩罾^延尤其重視大學文化對學生的“浸染”作用。
勞職院每個院系,都有大型仿真實訓基地,院校樓層的外墻上,貼滿了本專業的職業道德標語,并在實踐訓練中不斷強化。這些年,李繼延相繼提出“質量為本、創新為魂”的辦學理念和“明理篤行、唯精唯一”的辦學宗旨,圍繞“精心、精致、精品”的辦學方針,引導教育學生“學一門技術、做一個好人”,著力培養“德技雙馨、持續發展”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努力打造一所最令人尊敬的高職院校。
每個月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周一下午,是勞職院開展學生和教工“愛院下午茶”的時間,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代表與院長邊喝茶邊座談,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氨热缬袑W生提出增加學生活動獎品種類,有老師提出加強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管理等等,凡是好建議,我們立即實施。這樣就把平常積累的矛盾逐步消化、解決,同時也激發了大家愛院建院的熱情?!崩罾^延說,只有愛這所學校,才會希望它更好,“大學文化要一點一滴地去培育。”
做校長要有敏銳的嗅覺和戰略眼光
在李繼延看來,職業院校校長不僅要埋頭耕耘,更要有戰略眼光。
勞職院的前身是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當時開展的主要是成人教育。2000年前后,國家出臺了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與此相應,部分成人院校,根據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優勢互補的原則,開始向職業教育方向轉型。
2005年,勞職院每年招生人數已達到2000多人,但學院還頂著“成人高校”的帽子。轉還是不轉?轉,沒有校園;不轉,前路茫然。當年,李繼延果斷決策,投入全校之力推動學校轉制升級,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一處240多畝的完整校園,形成了現在的北校區;2006年又更名改制為普通高校,學院隨后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北京市級示范校、國家骨干校等桂冠也相繼被摘得。
有了校園,有了學生,接下來就是培養人的問題了。
2006年初,北京京廣橋污水管線發生漏水事故,污水灌入地鐵十號線施工區間段,導致三環部分路段塌陷?!皩τ谔卮笮统鞘衼碚f,地下管道隱患集中,安全管理非常脆弱?!崩罾^延發現,這樣的人才市場上急缺,但高校中并沒有相應的專業,受此啟發,李繼延力促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了一個以地下管網管理與檢測為業務領域的專業——城市設施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
“新專業并不是無中生有,學院原來設有鍋爐壓力容器安全專業課程,新專業不過是在傳統專業上的延伸,有師資,又有生源,很快就開起來了?!比缃瘢踩夹g與管理專業積極與北京熱力集團、北京燃氣集團、北京排水集團合作,成立“熱力班”、“燃氣班”等,直接由企業定制學生,學生入學就有工作,畢業就是就業。
此后,隨著北京地鐵建設的高潮迭起、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勞職院在北京高校中率先開設了“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暗罔F建起來了,可是誰來開車、誰來管理信號系統等,都需要人;雖然老年人是夕陽,但是老年產業卻是朝陽產業,老年產品、服務都需要人才來對接?!毕癜踩夹g與管理專業一樣,兩個專業剛一“上馬”,學生立即被“搶訂一空”。
多年來,李繼延圍著市場轉的這根弦始終緊繃著。隨著北京適齡人口的減少、普通高校的擴招,在夾縫中生存的職業院校招生遭遇困境,未來高職院校如何發展?李繼延如今思考更多的是調轉船頭,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下一步更多的是向社會培訓轉型?!崩罾^延說,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就是要“一體兩翼”———主體是職業教育,一個翅膀是學歷教育,一個翅膀是社會培訓。“這樣才能飛得更高?!?/p>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李繼延 高職院校 加州理工學院 工匠精神 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