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磨刀老人”吳錦泉
耄耋老人感動中國
“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這是一段頒獎詞,更是一位年過八旬老人的生活寫照。
吳錦泉
3個多月前,“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以吳錦泉老人的故事作為開場。央視演播廳,背景是老北京的胡同兒,須發皆白的老人坐在小馬扎上,帶著他最熟悉的那套工具,安靜地磨著剪刀……這成為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多年來,一個不多見的景象。
“和很多慈善家比起來,老爺子捐的不算多,但和自己的生活比起來,老爺子捐得太多了,簡直就是以犧牲生活質量為代價,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代價。”老人的善行義舉經由現場播放的視頻在大家眼前鋪陳開來,其中展現出的大愛人生令主持人白巖松感嘆唏噓。在他和老人的對話中,吳錦泉笑著說,自己身子骨很好,一點都不累,而且,他還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日前,記者電話聯系上吳錦泉時,對于這段獲獎經歷,從老人的言談話語間仍能聽出喜悅與激動,“真的沒想到,會獲得這份榮譽。”他隨即謙虛地表示:“我做的這些事很小,人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讓我很感動。”
從首都北京回到五星村,“做善事的磨刀老漢”在當地可謂人盡皆知。但對于吳錦泉來說,生活并未因此而改變,他幾乎還是一天不落地準時騎上自行車出門,在并不固定的一個個路口支起攤子等待生意上門。磨一次刀僅有幾元錢收入,老人還是會盡可能地省下來,待攢到一定數目后,基本悉數再捐出去。
“我一個人,花不了多少錢,能存下來多少,就捐多少。”老人告訴記者,他是1959年8月8日入黨的,“黨號召我做好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就一直記在心里。”
這些年來,為了磨刀這樁生意,更為了能攢下錢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吳錦泉最遠一天騎車走過30多公里。中午常常自己帶上點兒干糧,跟小區的居民要點兒開水就是一餐。現在磨一把刀已經漲到4元,老人每天從早晨8點一直干到下午4點,收入最少十幾元,最多不足1百元。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吳錦泉 磨刀老人 感動中國 慈善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