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社會社會
市長與農民工的“隔空”對話:走好“進城路” 圓好“城市夢”
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工代表曾香桂自稱 “新莞人”。作為外來務工人員的一份子,曾香桂深深體會到外來工群體融入城市的艱難。在她的心里,“農民工”這個稱呼其實就反映了這個群體無法享受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保障。“可以改掉‘農民工’這個本身就有隔閡的稱呼,比如作為城市的重要建設者,外來務工人員去東莞打工,統稱為‘新莞人’。”
與曾香桂持一致看法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宣城市市長韓軍:“這個稱呼是對進城務工人員的不尊重,一些農民工從事的是產業工人的工作,但他們仍被稱呼為農民工,這體現了外來務工人員與城市市民的不平等。”
在農民工代表曾香桂和市長韓軍看來,“農民工”稱呼背后隱存的是外來務工人員與城市居民之間,在福利待遇和身份權利方面很難逾越的鴻溝。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著重解決一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問題。與城鎮化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是備受關注的戶籍制度改革和附著在戶籍背后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改革。
2013年下半年,曾香桂在農民工集中的東莞開展了一項《關于新莞人遷移戶口意向》的調研。調研結果與曾香桂的預想形成巨大反差,7成左右的農民工沒有入籍當地的愿望,尤其是一些學歷低、收入低、年齡大的農民工基本上沒有入籍需求和動力,也不關注政府有關這方面的政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入戶門檻較高、城市高消費支出、工作不確定性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
“戶籍影響很深遠,很多進城農民感覺不踏實,他們也不指望能獲得城市戶籍真正融入到城市”。曾香桂說。
“外來務工人員對戶口遷移的想法正在改變,他們關心的是社會福利保障配套制度的改革,只要福利待遇有保障,戶口不一定要遷入城市中。”農民工代表周振波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打破城鄉界限,現階段可以實行居住證制度,讓它成為找工作的憑據,從而淡化戶籍的影響。”韓軍市長說。
“蘇州在2011年就率先試點居住證制度,凡在蘇州生活半年以上,即可申請居住證,而不足半年的,則可申請短期居住證。”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長周乃翔向記者介紹蘇州市早已實行并推廣的“居住證制度”,持蘇州居住證的外來人口,在教育、衛生醫療、就業保障、住房保障、戶籍準入等13個方面,都可享受城市常住戶籍居民同等或基本同等待遇。“農民進城了,就是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了,要讓他們真正在城里安居并樂業。”周乃翔市長說。
編輯:付鵬
關鍵詞:農民工 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