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社會社會
徐振寰:給勞動者更多收入“話語權”
本報訊(記者韓柳潔)“收入”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直以來都是民生熱點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徐振寰指出,目前,廣大勞動者實際收入增長緩慢,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相協調,尤其是一線職工、農民工、勞務派遣工收入多在2200元到2600元之間。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70.3%的職工對當前工資收入水平表示“一般”或“不滿意”。
“讓廣大職工共享發展成果,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促進職工收入增長。”徐振寰表示,促進職工收入增長,勞動者是否有“話語權”很重要。“落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推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徐振寰介紹,全國工會“兩個普遍”(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依法推動企業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以來,各地的工資協商建制率已大幅提高,但協商作用還未得到充分體現。以山東為例,2012年,山東建立工會的企業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合同覆蓋職工59.6%,但調查顯示僅有46.4%的職工認為本單位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通過工資集體協商落實工資共決、正常增長的效果較差。
“立法不健全、不完善是一個重要因素。”徐振寰說,當前的工資集體協商立法,一是立法層次較低,雖然勞動法、工會法、勞動合同法都對工資集體協商作出了原則性規定,但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工資集體協商法律規定剛性不足,難以對用人單位形成剛性約束,而且在具體細節上還存在許多的空白。
此外,徐振寰提到,企業對集體協商存在誤解也阻礙了集體協商的落實,有的企業認為開展集體協商會影響企業經營自主權;已有相對完善的薪酬管理體系的企業則認為協商確定勞動報酬“多此一舉”;還有的企業單純認為協商就是“漲工資”,擔心被集體合同“捆手捆腳”。
“這就需要通過完善立法,明確操作細則,來推行這項制度。”徐振寰說。
編輯:付裕
關鍵詞:徐振寰 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