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眾說
女孩為父討薪墜亡是社會之痛
19日中午1時許,河北省冀州市凱隆御景1號樓發生一起墜樓事件,一名年僅14歲的四川巴中籍女孩袁夢從該樓16層墜下身亡,其生前一句“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要回工錢!”成為家人永遠的傷痛。據了解,開發商欠其父90多萬元工錢。(1月20日《華西都市報》)
寒冷的冬天里,一個14歲的孩子被無辜地置于討薪的沖突之中,最終失去生命。我們為孩子這般的逝去所刺痛。惡意欠薪到底還要制造多少悲劇?
女孩為什么會出現在本不該出現的討薪現場,又是在何種情況下做出了跳樓的舉動,目前仍有待進一步的調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正是惡意欠薪導致了最終悲劇的發生。在此之前,袁夢的父親已經經歷了兩年多的討薪之路,期間也找過政府部門,但始終沒能拿到應有的勞動報酬。
如果惡意欠薪仍然是司空見慣的,如果勞動者為了得到合法報酬,仍不得不在正常途徑之外采取極端方式引起關注,那么討薪引發悲劇就是一種必然。今天,一個花季少女在討薪沖突中失去生命,無疑是社會之痛,也是法治之恥。
治理惡意欠薪雖然被喊了好多年,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停留在口號上。在袁夢的不幸發生后,當地政府表示高度重視,將展開調查。這起事件中,被拖欠的工錢或許很快就能要回來,然而,逝去的生命回不來。誰給了少女不該承受之重,就應該受到同樣分量的問責。
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孩子的監護人不應該將孩子置于討薪的沖突之中,但應該看到,是惡意欠薪且維權艱難的冰冷現實在前,而后才有為了討要工錢而窮盡一切方法,甚至做出極端舉動的個體。個體的行為失控需要反思,但決不能因此忽視根源性問題。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已經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入罪,但在現實中,勞動者通過正常渠道解決惡意欠薪問題依然要付出高成本且困難重重。袁夢的父親在漫長討薪路中,相關的職能部門有沒有依法盡職盡責地幫其解決問題?這起討薪事件最終以悲劇收場,那些失職的部門必須受到應有的問責。
14歲女孩袁夢的不幸讓人們感到無比沉痛,沉睡的生命無法再被喚醒,但類似的悲劇須被避免,絕不能再出現。
春節將至,各類討薪事件格外突出,仍會有眾多討薪無望的人在通過各種手段引起關注。但無論怎樣,都須避免將孩子牽扯進成人世界的沖突之中。對于政府而言,須正視悲劇發生的根源,一群付出了勞動的人卻屢屢被拖欠合法報酬,這是法治社會不該出現的一幕。任由這種現象存在,會讓社會的規則底線缺失,進而在扭曲的維權路途中,釀成種種悲劇。
討薪女孩的墜亡,是惡意欠薪長期存在的惡果,亦記錄著一些人的失職。對此,有良知的人都感到了愧疚。
編輯:曾珂
關鍵詞:女孩為父討薪墜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