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眾說
土地出讓金審計應成財政透明契機
日前,全國將首次針對土地出讓金展開大范圍審計的消息引發關注。在過去的13年間,土地出讓年收入增長超30倍,總額累計近20萬億元。部分地區土地出讓金占據地方財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讓收入總額甚至超過稅收收入。
關于這次大范圍審計的目標,媒體的解讀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為土地出讓金這個巨額賬本“翻老底”,二是為下一步的財稅改革做鋪墊。應當說,這兩個目標是并行不悖的。土地出讓金不是一個小數目,去年這筆收入已經達到4萬億,這樣一筆巨款到底是如何收的、如何花的,理應向民眾交出一本明白賬。在當下反腐敗勢如破竹的情況下,翻翻土地出讓金這個賬本,對于及時發現廁身其間的蒼蠅老虎確有必要。做高成本、體外循環、侵占挪用、減免尋租,這些個亂象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不好好審計一番當然只能是一本“糊涂賬”。
此前為地方政府所過度倚賴的土地財政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推進基層治理的良性循環離不開財稅制度改革來提供財力支撐。財稅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是明確中央和地方的各自事權,統籌調整與事權相協調的財權,讓地方政府走向有錢辦事、有意愿辦事的良性循環。新的財稅改革要啟動,摸清地方財政家底是最為基礎性的工作之一。在所謂的土地財政時代,地方政府往往把賣地收入當作彌補地方財政收入不足的重要來源,但是賣地生財之后的錢財是否真的全部用于公共支出,不審計不調查自然無從得出結論。一面是“賣地無奈論”,一面卻是土地收入體外循環沒有幾個人能夠說清,審計的過程也是“擠水分”的過程。
土地出讓金審計的意義,一是反腐敗的意義,二是推進財稅改革的意義。除此之外,它還應當具備促進基層財政透明的價值。土地出讓金為什么會成為一筆說不清、道不明的巨額收入?這與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財政透明度不高有很大關系。財政預算編制粗糙,讓人看不明白,這已經是預算制度方面存在的明顯瑕疵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土地出讓金還屬于所謂“預算外收入”,那么這將意味著什么?人大對預算的監督,并不能及于預算外這一部分。在地方人大對預算監督能力原本孱弱的情況下,對于土地出讓金之類的“豁免部分”就更加無權置喙了。盡管后來預算外收入的概念成為歷史,但是人大代表想要真正看清土地出讓金所屬的政府基金收入,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次對于土地出讓金的審計,不但應當挖出這個賬本當中所存在的種種不合規、不合法亂象,而且應當對土地出讓金監督過程中不公開、不透明的制度化弊端提出解決之道。既然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占到地方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它更加不能成為財政監督的一個例外事項。無論將來財稅體制如何改革,屬于地方政府收入的每一筆錢財都應當列入預算,接受來自地方人大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為一只有待解剖的“麻雀”,未來的土地出讓金收入通過審計應當建立起全流程、全環節透明的機制。收入透明,杜絕減免尋租。支出透明,確保這筆錢財用在該用的地方,而不是用來建設樓堂館所。管理透明,防止挪用或成為部門“小金庫”。
土地出讓金的亂象,其實也是地方財政資金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比方說,土地出讓金所遵循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基本上也是其他部門收入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但是,在地方財政資金的實際運行中,這一原則常常被部門利益的投桃報李所架空。新近發生的新聞里,不乏“沒有罰沒收入,就沒有錢發工資”之類的驚人說辭。制度所確立的原則,到底為何在現實執行中被棄之不顧,審計一下土地出讓金賬本,似乎也能找到藏匿于其間的種種竅門。按照樂觀的說法,土地財政或將成為歷史,但對于土地賬本的審計來得也還不算太晚。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土地出讓金審計 財政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