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航班延誤,千萬別有卸責的萬能借口

2014年05月28日 12:29 | 作者:郭文婧| 來源:千龍網
分享到: 

  5月2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了《民航局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航班正常保障和延誤處置做了詳細規定。其中一點爭議較大,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應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致使乘客增加餐食和住宿支出,在法律上屬于“不可抗力”的情形,費用由旅客自理,并非沒有道理。但是,公眾卻普遍擔憂,若此規定籠統執行,極有可能成為航空公司推卸責任的“萬能借口”,由此導致的矛盾摩擦也可能增多。因此,為了避免后續隱患,該規定的“細則”就必不可少。

  首先,要將標準和信息完全透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因素,什么標準下,航班必須延誤,什么標準下,必須取消,如果沒有具體的標準,就極可能成為航空公司“自說自話”。在明確標準的同時,還需要信息完全透明,既方便乘客早作安排,也可以起到監督作用,以防航空公司濫用此條款。

  其次,航空公司的預警提示義務必不可少。目前,乘客基本上都是在到達機場之后,才知道航班的延誤或取消信息,從而為乘客的重新安排帶來不便。在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因素中,并非都是突發情況,比如天氣,就是有預報的。那么,航空公司就必須將預警提示義務提前,在乘客購票的時候,就應該提示可能性,以便乘客最終選擇何種方式出行。即使是突發情況,航空公司也應該在第一時間將此消息告知乘客,而不能事后以此作為免責理由。

  第三,要明確糾紛的仲裁救濟辦法。萬一出現乘客不接受航空公司解釋,怎么處理?如果沒有權威的第三方來仲裁,就有可能導致矛盾激化。因此,在每一種權利和義務設置的背后,都需要明確救濟渠道,而司法救濟毫無疑問是最后的辦法。如果任由航空公司、機場方面解釋,乘客未必信任,因此,獨立的第三方仲裁機構就必不可少。另外,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航空公司要免責,就必須由航空公司舉出權威證據。

  實際上,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增加的餐食和住宿支出由乘客自理,是一種國際慣例。但不同的是,國外航空公司除了有充分的信息透明和協商溝通機制之外,充分的競爭也讓航空公司盡可能提供人性化服務。有的航空公司,自愿為此種情況全部埋單;有的航空公司,聯合相關商家推出了特別優惠服務;大多數航空公司,都會為遭遇此種情況的乘客提供盡可能的便利服務,如替代方案、順延航班的安排等。

  對大多數中國乘客來說,區分航班延誤或取消的真實原因,還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對中國的大多數航空公司來說,以人為本、主動攬責,也還沒有成為一種自覺。那么,官方在出臺相關規定的同時,就不能簡單照搬國際慣例,而需要考慮到中國特殊的情況,盡量出臺細則,以避免可能的誤會與糾紛;同時,也應該有明確的導向,竟可能通過市場競爭來提高航空公司的服務質量。(郭文婧)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航班延誤 航班延誤費用自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Av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图片色色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