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劉慈欣談中國科幻文學困境:現實的引力太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來源:齊魯晚報 記者:魏新麗
最近有兩個事兒,讓久違的中國科幻文化圈又熱鬧起來:一是《星際穿越》上映,二是《三體》要拍電影。
然而,作為舶來品,科幻在中國沉浮三十多年,仍然是未孵化的蛋,作者稀少,好作品稀缺,產業化還在火星上。
三五十人,不成氣候
在宇宙里有這樣一顆行星,它的身邊有三顆太陽,太陽的運行軌跡毫無規則,行星上的世界也跟著冷熱交替。在正常的恒紀元里,人們繁衍生息,創造文明。而在氣候突變的亂紀元里,他們集體脫水,進入長久的休眠,等著天氣溫和時再浸泡復蘇……
這是科幻小說《三體》開篇不久的一幕場景。
在這部小說里,到處可見這樣的奇幻想象,同時又不乏嚴密的邏輯。《三體》被稱作“真槍實彈的硬科幻”,它的粉絲雄赳赳氣昂昂,將之奉為中國科幻史上的神作,甚至要和《星際穿越》一比高下。
投資兩億,拍攝六部,由“好萊塢特效團隊+國內一線明星”合力打造,史詩級國產科幻大作,這是《三體》電影蠱惑人心的宣傳。于是科幻迷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中國的科幻電影元年。
但當概念預告片出來之后,粉絲的玻璃心碎了一地。有人吐槽預告片的畫面是“屠龍寶刀點擊就送”的廉價網游質感,一股草臺班子的山寨味兒撲面而來,里面的特效與《星際穿越》相比,差別之大有如刀耕火種與工業革命。
“不要對《三體》電影抱太大希望。”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吳巖直言,“中國的電影產業鏈還不完備,缺少人才,要配齊起碼要五年十年。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搞科幻,我們已經晚了五六十年。”
產業鏈還是后話。中國的科幻“基石”尚未建好。《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說,影視化需要大量故事的積累,這是最根本的,但在中國科幻文學三十幾年的發展中,作家有限,長篇小說屈指可數。
確實是這樣。在這個尚顯小眾的圈子里,全職作者用兩只手就數得過來。在原科幻電子雜志《新幻界》主編、科幻研究者三豐的統計中,21世紀有一定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科幻作者大約30人。科幻作家陳楸帆說,目前能夠持續創作科幻作品的作家不超過50人。
雪上加霜的是,科幻作家的發文途徑也不暢通。12月11日,有二十年歷史的老牌科幻雜志《新科幻》停刊,業界一片唏噓,純科幻刊物僅剩《科幻世界》。網絡據點也屈指可數,只有蝌蚪五線譜網等三五家,不成氣候。
“現在處于紙刊衰落和電子平臺崛起的空當期,商業化電子平臺還沒做出來呢,傳統紙刊已經撐不住了。”三豐說,“現在的科幻創作,長篇很少,每年十來部就算豐收了,中短篇每年200篇左右吧。”
寫科幻的人少,看的人也少,因為它不是那么吸引人。“現在很多作品不能引起大眾注意,是因為質量還不行,好的人物和情節不多。”吳巖說。即使贊譽最高的《三體》,其缺陷也是很明顯的。“《三體》也不是沒有缺點,”吳巖說,“構思的豐富、規模的宏大、價值觀的嚴峻,掩蓋了它的不足。但如果對它做作品分析,可以吐槽的地方也不少。”
中國的頂尖科幻作品尚且如此,遑論其他。
科學與人文一直在較勁兒
發展了三十幾年,還是不成氣候,中國的科幻究竟缺少什么呢?
從源頭上追溯,科幻是西方舶來品,有著西方的精神內核。它是扦插的枝條,雖努力適應中國的土壤,但水土不服在所難免。
中國幻想文學的源頭是神話傳說,后來發展為志怪小說,如《山海經》、《鏡花緣》等。此外,還有一些神魔小說。而與傳統有著親近血緣關系的,是現在的玄幻文學。
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玄幻文學累積了龐大的受眾群。起點中文網上的熱門玄幻作品,粉絲往往以數百萬計,像玄幻小說《斗破蒼穹》,僅百度貼吧就有100萬關注者。相比之下,《三體》的七萬關注者顯得很寒酸。據科幻作家劉慈欣2011年的估算,全國的科幻迷僅有50萬-80萬。
玄幻小說往往遠離現實,自成天地,主角在里面上天入地,修仙求道,只需要想象力,不需要科學性。“中國的設定傳統,不是靠自然規律的嚴謹,而是靠道德規律的嚴謹,所以我們不覺得玄幻設定有問題。”吳巖說。
科幻作者和科幻迷很多時候更關注科學的設定。“科幻小說對我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將最嚴謹的理性思維和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完美結合。”科幻作家陳楸帆說。
三豐則認為,科幻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各種可能性的思維實驗。“舉個例子,《平面國》這部19世紀末的經典作品,其實沒什么人物情節,我稱它為‘純思維實驗科幻小說’,我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科學是呆板的,人才是精彩的。普通大眾更感興趣的是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中國讀者最為熱衷的。
科幻小說中的人物塑造,恰好是它的軟肋。就像《三體》,最受詬病的無疑是里面的人物。簡單化,缺乏鮮活的血肉感,讓這本書里的主角有點襯不上恢弘的設定。主角之一程心被稱作圣母,她做事不合常理,讓最忠誠的粉絲也恨得咬牙切齒。而劉慈欣曾說過,他小說里面的人物就是完成科幻構思的工具,《三體》里的人也可以看作是人類的總和。
其實,好的科幻作品應該是科學與人文的結合,以魯迅的話說,就是“經以科學,緯以人情”。很可惜,中國很多作品無法平衡這二者。
“作家把科幻變成一個點子的生發,或者一個故事的完成,這樣的思考模式不對。要整體去感覺時代帶來的變化,想象人類在宇宙中的命運,不是說戴個高科技眼鏡就是科幻了。”吳巖說。
《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認為,這與我們的文理分科有關系。“理工科的學習和工作都跟科技有關,作品傾向技術狂想和理論推演,而一般文科作者更多考慮技術對人文的影響、現實與虛幻的關系,以及對文明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三體》的作者、科幻作家劉慈欣是個工程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慈欣 中國科幻文學 現實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