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1年第二期
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舉辦
前世今生-163×487cm-2020年-史國良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杜甫的代表作《望岳》,詮釋了中國國家畫院舉辦“會當凌絕頂”系列研究展的初衷,也體現了無數藝術工作者肩負使命、勇攀高峰的社會擔當和創作熱情。
東歐小鎮-180×70cm-2019年-劉-建
1月20日,“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在中國國家畫院2020年新落成的明德樓展廳開展,共展出28位藝術家的140余件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是對多年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學術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總結。
凝固的山-330×149cm-2015年-紀連彬
此前,中國國家畫院就已經舉辦了“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資深藝術家學術聯展”,展現了中國國家畫院薪火傳承的優良傳統。在此基礎上,“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進一步梳理了中國美術的發展脈絡,同時以前輩的輝煌成就鼓舞年輕一代藝術家堅持學術追求,踏上屬于自己的學術高地。對此,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表示:“加強中國國家畫院的學術建設,創作出代表這個時代水平的精品力作,是中國國家畫院的責任和使命。‘會當凌絕頂’主題系列學術展覽是中國國家畫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為了引導文藝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也為展示我院藝術家及美術界杰出藝術家已經取得的突出成就、探索新時代美術創作規律、不斷推出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而特別策劃的。我們此次把目光聚焦到60余歲這一輩藝術家身上,也是有意把責任壓到他們身上,來破解有‘高原’、缺‘高峰’的難題。”
我們在一起-200×600cm-2020年-梁占巖
“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體現的是藝術家在創作研究中對藝術高峰的仰望、攀登高峰的決心和堅定的意志。他們的藝術表達都是建立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礎上,是在腳踏實地中磨練出來的,體現了與時代同步伐的鮮明特色。從承上啟下的角度來說,對后輩藝術家一脈相承地繼承中國藝術創作的優秀品格,也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在采訪中談到:“美術展覽的功能應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對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現,也是藝術家之間相互交流、彼此互動的一個平臺。同時,展覽還能為百姓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務,具有一定的惠民意義。中國國家畫院是一個以創作研究為主的藝術機構,促進創作研究的繁榮發展是我們的責任。這一代藝術家成長于改革開放后國內外相對寬松的藝術環境中,因此無論是藝術創作上的進步,還是藝術家們所肩負的使命,在他們的身上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透過這些作品能夠看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現代美術進程的時代特點與時代品格。”
聽風在弦-136×68cm×6--陳風新
當下中國美術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順應時代趨勢、回應時代話題、滿足多元多樣的藝術需求方面,中國國家畫院的畫家們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此次參展作品中,既有宏大家國題材的作品,也不乏取材自日常生活的創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西藝術風格的碰撞、現代與傳統藝術風格的融合、主題性創作的開展、創作題材及形式多樣化的趨勢等,體現了藝術家們對時代性學術問題的思考與感悟。
遠行之一-192×300cm-2019年-張立柱
河流樹木-365×140cm-2020年-林容生
日靜山如染-136×68cm-2020年-王永亮
責任編輯:張月霞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中國 國家 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