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董奇:信息化助力億萬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作者:董奇
習近平主席在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我們將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信息化讓優質學習資源變得不再稀缺。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國家,地區間經濟狀況和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導致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孩子所享受的教育有較大差距。
借助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等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面貌和本質將發生深刻變化,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管理、學習方式、課程資源等均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通過創設“慕課”“微課”等課程資源,可以使優質學習資源不再具有稀缺性、專享性和排他性。隨著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的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理念將深入人心,并成為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
信息化為每個孩子提供個別化精準學習機會。
針對信息化的特點,要提倡、鼓勵和引導貧困地區教師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變“教書匠”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自主探究方式,提高學習品質,促進師生數字化思維能力的共同提高和創新意識的萌發。借助于互聯網和虛擬現實等技術與設備,邊遠地區孩子不僅能夠獲得優質學習資源,提升學習品質,還能和發達地區甚至海外的孩子進行遠程交流,縮短相互間的距離,大大拓寬偏遠貧困地區孩子的視野。
隨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人工智能、移動網絡等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教學過程的直觀性、體驗性和實時性將變得更加容易實現,虛擬化情境教學將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要鼓勵教師探索“微課”“慕課”“翻轉課堂”以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等基于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為學生體驗式學習構建豐富的學習情境,促進信息技術和課程及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終身化學習需求的新型課程結構、課堂模式和教育教學體系,促進智慧學校和智慧課堂的產生與發展。
在“互聯網+教育”社會里,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為每一位學習者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終身學習服務,推行智慧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可借助于人工智能和智能化知識空間管理技術,偵測出學生學習上的弱點和盲區,通過個性化匹配優化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同時,建立可供學生自由、平等選用學習資源的“教育超市”,建設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的“智能學習空間”和“虛擬學習共同體”,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適應其個性化需要的學習支持和服務,促進學習者終身學習及發展,爭取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不讓一個地區掉隊,不讓一所學校掉隊,不讓一名學生掉隊。
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要采用大數據技術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明確國家、地方各級教育行政機構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承擔的職責,通過宏觀調控和加強重點投入等措施,有效縮小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數字鴻溝”,努力消除“信息孤島”。
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要通過政策導向提升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對于貧困地區的支持和捐贈力度,提倡利用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教育信息化行政決策,提高決策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形成專業化教育管理與決策支持體系。各級各類學校要創新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機制和手段,著力推進學校數字化管理,增強教育教學管理的彈性和張力,形成有利于貧困地區師生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學習模式的制度環境和管理氛圍,構筑專業化教育治理的新業態。
為了確保貧困地區孩子順利使用信息化資源,專業部門要加強教育信息化相關法規、標準和規范建設,確保網絡安全,打通信息孤島,縮小數字鴻溝。首先,要完善網絡信息安全的立法,杜絕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侵害。其次,加快各種網絡學習系統的標準化規范的建設,通過開發開放接口和一致性的調用方式整合各種數字資源,打通信息孤島,避免冗余信息泛濫。再其次,要建立數字化學習產品的準入制度,杜絕偽劣產品流入教育市場。最后,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治渠道縮小數字鴻溝,確保所有孩子平等享有優質學習資源,維護教育公平。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的愿景下,展望2035年,到那時,區域、城鄉、貧富、正常和殘障人士等之間的教育差異和數字鴻溝將得以彌合,教育公平將最大程度上得以實現,同在藍天下的億萬孩子將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董奇)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信息化 知識 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