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高溫津貼要禁得住“三問”
進入6月份,包括北京在內的部分省市進入高溫津貼發放季。對不少收入不高的戶外勞動者來說,高溫津貼是炎炎夏日里一份實實在在的“清涼”。在這樣的天氣里,勞動者能拿到多少錢的高溫津貼?高溫津貼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7月1日《工人日報》)
高溫津貼是每年夏季都繞不開的話題。因為,一方面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這是一個法定的福利;另一方面這法定的高溫津貼落實成效并不令人滿意,“缺斤短兩”時有發生。
記者在采訪調查中提出的三個問題,很有代表性。一問:有多少高溫津貼未達標?據記者采訪,一些戶外工作人員,不僅拿不到高溫津貼,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盡管這是個別現象,但是作為用人單位,卻不能裝糊涂。沒有按規定發放,不僅侵害了員工的合法權益,也是在“非法”用工。因此,作為用人單位,必須心理清楚,高溫津貼不達標不是小事。
二問:一天領的錢能買多少東西?這是一個發放標準的問題。以北京市規定的高溫津貼——180元錢為例。盡管有的單位是按照標準發放。可是,誠如一線環衛工所言,現在的物價跟10年前相比漲了不少,180元錢算下來也買不了多少東西。按如此標準,一天能拿到6元錢,確實買不到一個西瓜。可以說,標準“落伍”難以讓人滿意。
三問:能否根據物價水平動態調整?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8個省份明確了津貼發放標準。盡管標準各不相同,但是標準低且“僵化”,也讓勞動者不能真正的清涼起來。高溫津貼標準該不該隨工資、物價水平的變化進行調整?如何設置調整時限?這些問題亟待解答。無論怎樣動態調整,均應堅守勞動者利益優先的原則。
高溫津貼,作為一種法定福利待遇,不能在落實上成為老大難。而“高溫津貼平均一天買不到一個西瓜”,這樣的津貼雖然是在按“標準”發放,但如此與物價水平不搭,也難言讓人清涼。更別說,一些用人單位不發或少發,再或者以物抵高溫津貼。于勞動者而言,或已經習慣了這種不正常現象,但卻是法治社會不應有的勞動用工現象。
更何況,從安全角度而言,高溫天氣不僅可能損害室外作業人員的身體,而且也極易引發安全事故,有統計數據表明,7、8、9三個月的安全事故占到全年事故的三成還多,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無論是用工單位,還是勞動監察部門,乃至政策的制定者,都應該共同推進高溫津貼的落實,用實際成效回答好上述“三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高溫 津貼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