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張杰夫:以體系建設破解教育信息化的“頂棚效應”

2016年11月15日 11:00 | 作者:張杰夫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十二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迎來最快發展時期,在基礎建設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下一步教育改革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當信息技術給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許多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之時,教育領域還普遍存在著低效應用、浪費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與教育信息化遭遇到“頂棚效應”有著密切關系。教育部頒布的《“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規劃》,提出“四化”體系建設指導思想和要求,為破解“頂棚效應”、構建未來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實現途徑。

2016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期間,山東科技大學考點的考生進入考場。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2016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期間,山東科技大學考點的考生進入考場。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四化”體系的提出,標志著教育信息化進入體系建設階段

2015年5月,在教育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提出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目標,即“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以下稱‘四化’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這一指示為我國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同年在國務院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劉延東副總理強調指出,加快“四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革命性影響,將“四化”體系建設上升到教育革命的高度。

“四化”體系建設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進入新世紀,世界各國迎來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高潮,試圖通過信息化將教育帶入未來。但隨著建設高潮的消退,人們發現,教育信息化不僅未能如其所愿帶來革命性影響,而且還遭遇到“頂棚效應”。所謂“頂棚效應”是指,在現有學校教育教學體制機制下,教育信息化經過建設高潮后,逐步達到發展極限,出現低效應用甚至停滯現象,不管如何努力,都難以突破。據筆者粗略估算,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經出現了5-7年左右的停滯期,而美國、日本則出現了10-12年左右的停滯期。

教育信息化出現“頂棚效應”有著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被“添加到現有學?!钡男畔⒓夹g,基本上“被置于學校的邊緣”或停留在對現有體制機制細枝末節的修修補補上。2010年11月,美國對外發布的“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變革美國教育:技術推動學習》”中指出,信息技術在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已充分證明:信息技術只有引發組織在結構、流程等層面的深層次、系統化、整體性變革,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和成效。未來“需要進行由技術支持的重大結構性變革,需要重新設計各級教育系統的工作流程和體系結構,而不是進化式的修修補補”。其實,在經濟、軍事等領域因應信息技術應用而引發革命變化的,無不是通過突破舊的體制機制,構建新的體系而發生的?!八幕斌w系建設試圖通過重構教育體系,進行結構性變革,實現從關注工具使用轉到關注應用效果上;從關注深度融合轉到關注教育變革、體系建設上。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張杰夫 體系建設 教育信息化 頂棚效應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日本大胆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