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朝戈金:非遺保護視野下的口頭傳統文化

2014年07月14日 11:28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口語藝術與文化認同

  語言如果只是用來傳授知識,那么它還沒得到充分發展。語言在人類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發展出了一種高層次的技巧,叫口語藝術,我們有了詩歌,有了長篇的韻文敘事和故事講述等。這里舉個例子。今年6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位以演唱柯爾克孜族的史詩著稱的民間老人去世,大家能想到他去世后是什么情況嗎?他老家的小城只有3萬人,他去世的第二天這個小城就增加了5000人,這5000人是來自國內外的官員、學者和民眾,鄰國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專門派了一個代表團到新疆給他送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專門發了唁電,還派政府高級官員去他家吊唁和看望。他去世后不到兩個星期,吉爾吉斯斯坦紀念這位老人的功勛,并授予他“英雄”稱號。這位老人的記憶力很好,能唱八部《瑪納斯》,其中第一部就有四大卷之多,他的故事可以滔滔不絕地唱很久,他得在腦海中記住多少東西才能流暢地唱出來!這是人類大腦的奇跡,也是人類語言能力的奇跡。

  在20世紀中國的民間藝人中,這還不是特殊例子。我曾采訪過一位唱藏族史詩《格薩爾》的西藏老人,他目不識丁,西藏解放前家境貧寒,四處游蕩,靠演述史詩為生;西藏解放以后,黨和政府覺得《格薩爾》史詩是瑰寶,就把他請到拉薩唱,兩個年輕人錄,一錄就是一兩年。我們研究所跟西藏方面合作,想出版一下他講的史詩《格薩爾》,結果只出版他曲目的大約2/3,就有46卷之多!這個篇幅差不多是《紅樓夢》的10倍。精通藏文的專家和學者看完以后感到很驚訝,《格薩爾》的故事情節很曲折,人物形象生動,情節沖突復雜,語言很豐富,音調很優美。如果說語言藝術經過長久的進化和發展,可以達到較高層次的話,這就是語言藝術的高峰之一。通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出,民間知識發展成高度發達的藝術之后會達到怎樣驚人的高度。

  如果再深講一步,說這些民間藝術的生命力,比如藏族史詩《格薩爾》,大家可能會說,那不就是講英雄從天界下凡除暴安良、保護百姓、抵御外侮的英雄故事嗎?文化價值有那么大嗎?經過深入研究發現,《格薩爾》不光是講了一個故事,還是一部百科全書,從天文到地理、從動物到植物、從歷史到文化、從社會到精神世界、信仰體系都蘊含其中,要想理解藏族,必須得先弄明白這些。這還不是一個特有的例子。比如印度的史詩,包羅萬象,族譜、神話、傳說、故事、歷史事件、哲學思想、宗教精神、人倫情懷都在里面,是那個時代印度文明集大成的東西,而且傳承很久,有西方學者說僅形成過程就是800年。一個大作品形成經歷了800年,又傳承了將近2000年,當代的印度學者前仆后繼,研究了幾十年,許多事情還沒有搞清楚,可見工作的浩繁。我們如果想了解印度古代社會文化,就要看這些東西,不光我們,印度人自己也要看這些東西,不然怎么知道一兩千年前的印度是什么樣的呢?

  口頭傳統,經過漫長的發展,會發展出復雜的藝術,我們剛才講到有些杰出的藝人能唱那么多東西,那就需要回答一個新問題:不靠書寫,他是怎么記住的呢?要研究口頭交流的方式和表達的形式,這里邊有技巧。有學者經過深入研究,認為這些民間藝人不是靠逐字背誦的,而是掌握了規則,這就發展出口頭程式理論。在學習民間文化時,要先學一些固定表達,學一些描寫、形容技巧,學一些推動故事的技巧,這些東西掌握多了就能現場創編了。民間藝人不是每次都嚴絲合縫、一字不差地復述古書,而是每次都講一個內容大體一樣的新故事。這就給口頭文學研究帶來了新問題:如果把一個故事講三遍,講的都不一樣,以哪一遍為準呢?

  通過更深入的研究,發覺民間知識里面存在大量規則,故事大約分出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故事范型,要么是娶親故事,要么是征戰過程,要么是復仇故事,要么是回家故事,類型不是很多。第二個層次是主題,或者叫故事的題旨,這就進入一些比較小的單元,比如“英雄待客”就是一個小的主題,講英雄怎么接待客人,還有如要出征了怎樣準備,包括給馬備鞍子,配備武器鎧甲的主題等。第三個層次是語詞句法的層次,就是大量出現“套語”,或者叫“程式”。“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就是一個程式。不光有程式,還有變化,看過電影《劉三姐》的人都知道,劉三姐跟秀才對歌,你一句我一句,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有時候還配著旋律舞蹈,有時候還有其他方式。

  口頭傳統還是文化認同,用特定的方言、鄉音來講特定的歌謠、故事,自己人聽到特別親切,別人大概就聽不懂,這時候就建構了一種文化認同感,覺得我們更親近。口頭傳統還是民族敘事,還是地方知識,在大量口頭傳統中都可以見到地方知識的沉淀,比如馴馬的知識、農學知識、植物學知識等都在這里。知識不是外在于我們的,是跟我們在一起的。低溫超導、基因技術離我們比較遠,但是我們生活在這些傳統的民眾知識之中。民俗知識就是我們生存的土壤,相當于空氣和水,比如我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大年初一包餃子、放鞭炮,在重陽節登高、賞菊,都是跟著民間知識走。再一個特點,民眾的知識是跟人結合在一起的。不是所有知識都這樣,但是民俗知識是口頭傳統,須跟人結合在一起,有人就有非遺,沒有人就沒有非遺。假如有一天人類物種消失了,可能埃及的金字塔還聳立在那兒,中國的萬里長城還在經歷著風吹雨打,這些是文化遺存;自然遺產更是這樣,很多東西是以自然的力量打造出自然美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但是民俗知識不是這樣,民俗知識是有人才有知識,不能脫離開人。對于知識的保存、研究、傳承和復興就帶來了新的問題,不同的學科開展的研究工作可能不同,民俗研究主要有這樣一些辦法,比如問卷、觀察、實驗等。生物學研究需要一個組織、一個切片、一個樣板,但是民俗知識是關乎人的情感、信仰和精神的。同時還要注重觀察,比如想要了解河北的大年都怎么過,那好,我到河北正定找個村子蹲幾天,把這個村子怎么過的記得清清楚楚:祭灶怎么祭,給祖宗怎么磕頭,給老人怎么請安,給下一代怎么送紅包或賞錢,年夜飯如何準備,這些我都要做細致的記錄。記錄下來以后才可以說河北正定某個地方春節是這么過的,對于華北平原過春節有典型意義。所以,要通過個案觀察最細致的民眾生活的細節。

  (本文標題為編者加)

編輯:羅韋

1 2 3

關鍵詞:知識 口頭 傳統 語言 文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特级在线观看 |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