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媒體科普核常識是國防教育應有之義

2017年12月07日 13:54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12月6日,《吉林日報》刊發題為《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的整版報道,在報紙上大篇幅地進行核知識的科普性報道。這在此前尤為少見,正因如此,該報道在網上迅速引起熱議。

新京報記者就此采訪《吉林日報》編輯部相關人士,獲悉這樣的版面安排系“正常國防教育”,內容由吉林省人防辦提供。吉林省人防辦副主任徐玉成則向新京報記者確認了此事,稱其目的在于加強國防教育。

顯然,這篇“核常識”的報道是正當而又正常的,輿論對此不必過度聯想。但另一方面,輿論對這篇文章的反應,也說明時下對核知識的科普、宣傳還是太少,民眾確實需要多了解一些核知識。

冷戰雖然早已落幕,但是核戰爭的陰影并未散去。尤其是在核擴散難以遏制,以及核武小型化的趨勢下,核威脅其實也一直存在。不僅是核戰爭,眼下,核能的和平利用越來越滲透至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不了解基本的核知識,一旦發生核安全事件,難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在中國,大部分民眾的核知識都挺匱乏。許多人分不清原子彈和氫彈的區別,有人甚至認為氫彈爆炸后的產物就是水;當核爆炸或者核泄漏發生,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普通人可謂一頭霧水。

因為核知識的匱乏,此前曾上演了多次社會公共事件。2009年,河南杞縣某輻照廠發生放射物卡源故障,杞縣居民聞訊后離開家園紛紛逃往外地,當地幾乎“十室九空”。這其中,雖然有當地政府封鎖消息的因素,但對核知識的無知,同樣是大規模恐慌的重要因素。

2011年,因為日本核電站泄漏事故,有謠言稱日本核輻射會污染海水,導致以后生產的鹽都無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鹽可防核輻射,引起全國性的食鹽搶購風潮。這一事件固然是因為有人故意炒作,但同時也暴露出我們面向公眾的核知識科普的軟肋。

核知識的普及,不能等到危機發生之后。各級政府需未雨綢繆,在日常時期加大公眾科普。做好這樣的事情,不僅要積極借助公眾媒體,進行知識性教育,也要鼓勵公眾在媒體和網絡上進行關于核問題的討論。

就意義而言,核知識的普及,有利于民眾在遭遇核爆炸時,正確做好自我防護;在面對核安全事件時,不至于過度恐慌。有了這樣的科學素養,公眾還將有能力參與國家核安全的監督,這對于規范核能的開發利用,改進核安全的管理,都是莫大的好事。

核戰爭固然離公眾非常遙遠,二戰過后,還沒有國家或地方膽敢發動核打擊。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和平時期,我們就不必補充有關核武器、核安全的知識。就此看,人防部門以整版報道普及核武器的常識與防護,恰恰也是國防教育的應有之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知識 科普 媒體 國防教育 常識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 日韩一区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