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南京政協打造智慧政協 多獻管用之策
液晶屏取代印刷本,走進協商議政“云”時代
打造智慧政協,就像物流一樣,一是要有“貨”——睿智思想和真知灼見;二是要有“送貨渠道”——云時代的互聯網。
去年初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敏銳的參會記者發現了一個新現象,委員座位前厚厚一大堆材料不見了,人手一部輕巧掌上平板電腦。桌上只有一張如何使用“政協PAD”的操作指南,委員們直接通過PAD瀏覽會議內容。用市政協委員傅九梅的話說,在這場液晶屏取代印刷本、網絡“菜鳥”變身“達人”的變革中,政協委員從過去一年開一次全會,變成365天隨時隨地都要參政議政,“感到肩上一份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
“政協要跟得上高度發展的互聯網時代,走進更加開放透明的時代。政協工作要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主動展示履職情況,通過公開透明推動委員積極履職。”新一屆市政協成立伊始提出的打造智慧政協、走進協商議政“云”時代的思路,去年有了升級版本。
記者登錄“南京政協”網站首頁,“南京市政協信息平臺”中設有“政協會議”、“提案建議”、“社情民意”、“委員之家”、“委員主頁”、“委員郵箱”、“委員沙龍”、“委員相冊”等板塊。市政協委員吳先斌一邊用手機演示,一邊說,點擊進入自己的移動客戶終端,便可實現會議文件瀏覽以及提案提交,還能及時查看自己提交的社情民意是否被采用、是否有領導批示等情況。
目前,522名市政協委員,在市政協網站上都有個人主頁,每個委員任職期間提交的提案、反映的社情民意、參加的調研視察和各類活動都在這個網頁上全面反映出來。
“網絡參政接地氣,時效性強”、“不繞彎子,一針見血,言詞犀利”,市政協委員、南京財經大學教授尚衛平這樣評價微博建議。市政協委員、東南大學教授許蘇明認為,過去領導意識、學者見識、百姓認識沒有結合起來,現在把微博微信納入政協議政,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去年5月,市政協委員微信平臺交流圈建立,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微信交流圈發言總數952條,回復總數4262條。
記者采訪獲悉,如今市政協提案工作和社情民意工作也實現全程信息化,通過提案網上交辦、承辦、簽收、督辦,承辦單位通過網絡進行答復,委員對提案辦理結果進行網上評議等。開設“意見反映直通車”,向全市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線索,及時捕捉原生態的社情民意,吸收網絡輿情中的合理意見、建議。利用信息的可交互性,拓展政協民主協商的廣度和深度,實現委員與人民群眾的親密接觸。(本報記者 呂寧豐 本報實習生 趙修麗 本報通訊員 徐繼昌)
編輯:薛鑫
關鍵詞:市政協 政協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