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李紅梅
全國政協關注精神病人出院難:歧視如影隨形 偏見揮之不去
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居首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約1600萬人
關注精神病人出院難:歧視如影隨形 偏見揮之不去
精神衛生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據調查,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居首位,約占疾病總負擔的20%,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約1600萬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實施一周年,該法對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做出了規定。日前,全國政協組織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以及有關專家對《精神衛生法》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根據此次調研情況,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連續報道。
——編 者
患者痛苦難言
家庭不堪重負
很多家庭陷入因精神病人致貧、返貧的困境,有的農村地區甚至把患者鎖起來,關在鐵籠子里
云南楚雄李家巷村,將近40歲的李麗,胖胖的,皮膚較黑,很靦腆地笑著,看起來和村里人沒什么區別。可是,她的父母卻告訴記者,她在外流浪了10年。
“怎么會離開家呢?”記者問。
“有人喊我出門。”李麗說。
“你離開家怎么吃飯、睡覺?”
“就在街上吃飯、睡覺。”李麗回答。
李麗的媽媽在一旁抹眼淚,她責怪自己當時沒看住她。其實,李麗的母親還要照顧87歲的老奶奶,當時李麗的父親又正在住院。
“現在幸虧新農合能報銷97%,民政還有一些生活補貼,不然負擔真重。”李麗的媽媽每天專職照顧她,督促李麗服藥,好幾年都沒出門了。
上海嘉定區安亭鎮黃渡社區,蘇歡的媽媽接到老師電話:“你家孩子經常發呆,叫吃飯都不應。”蘇媽媽以為孩子頭痛,便帶孩子看了外科。沒想到病情愈發嚴重,出門不知道回家,而且脾氣不好,一次蘇媽媽鼻子被蘇歡打得出血,這才帶蘇歡去看精神科,住了2個多月的醫院,后來又住了一次,花了5萬多元。當時,蘇歡沒有醫保,蘇媽媽為了照顧他,辭了工作,家里還有一個上學的女兒,全家就靠丈夫一人的微薄收入。“陸陸續續跟親戚借了十幾萬元,剛剛還得差不多了。”即使病情穩定了,蘇媽媽也寸步不離,蘇歡不會做飯,去年才學會疊被子、穿衣服。
精神障礙患者的心理極度痛苦,卻難以言表,缺乏專業知識的家人很多時候也只能干著急,家庭負擔沉重。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謝斌說,精神障礙一般也稱為精神疾病,它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思維等精神活動的紊亂或者異常,導致患者心理痛苦或者社會適應等功能的損害。現行的國際疾病診斷將精神障礙分為十大類,近400種。病因往往不明,治療主要是作對癥的控制,患病率比較高,致殘率高。
“少部分患者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出現行為紊亂,甚至傷害自己或他人。疾病反復發作、康復時間漫長,很多家庭不堪重負,陷入因精神病人致貧、返貧的困境,農村地區甚至把患者鎖起來,關在鐵籠子里。由于患者第一次發病時一般在20歲左右,和家人住在一起,家人照料患者的負擔沉重,不少人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出不了院,回不了家
醫院患者“只進不出”,很多醫院每隔幾年就要增加床位
“我得的是糖尿病,我有3個孩子,兩個工作了,一個剛北大畢業。老婆在中央電視臺當主播。他們每兩個月就來看我一次,每次都給我3000多塊錢。”午休時分,云南楚雄州精神病院病區內的很多患者都已休息,但陳新沒有睡覺,興奮地對記者訴說他的情況。
“這些都是妄想癥狀,他還沒成家呢。家里人很少來看他。”護士長李惠芳在一旁偷偷告訴記者。陳新已在醫院住了10年,剛住院的時候處于急性期,打人、砸東西、存在幻覺妄想。記者吃了一驚,陳新穿著很體面,侃侃而談,不像患者。也許沒有家人看他,陳新才幻想了甜蜜的一家人。
出不了院,回不了家,這樣的患者不止陳新一個,每家精神病院都有不少于幾十年“院齡”的老患者。云南省精神衛生中心有一名從18歲住到50多歲的患者;上海安康醫院最長的從建院住到現在近30年;上海民政第三精神衛生中心住院最長的患者待了40年。
只進不出,醫院的患者越來越多。昆明市精神病院救助治療科病房樓道里擺滿了病床,患者在院內狹小的空地活動,擠得滿滿當當的。“這個科室總共56張床位,目前有患者88名。”醫務科長孟彬說,有的床位兩個患者一起住。“醫院里最長的已住了11年,平均住院日在半年以上。”
一般來說,為了減少病情波動,我國提倡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進行規范化治療,分急性期、鞏固期、維持期三個階段。急性期主要在醫院治療,鞏固期可以在康復機構,維持期則大多可回到社區。治好了為什么不回家,讓出床位給重性患者?孟彬解釋,該院主要收治對象為民政救助對象或強制醫療對象,每年警察強制送醫的患者達到500多人,其中院內40多個患者傷過人并致死,對于這樣的人,醫院不敢放出去,地方也不敢接收。即使是沒有傷人的,家里人擔心回去病情復發,回家也沒人照顧。還有一些患者已經查不出住址,或是不愿意說出來,怕遭家人嫌棄。
去年,北京市海淀區精神衛生防治院對300名住院患者進行調查,其中150多人符合出院條件;醫院召開家屬座談會卻發現,家屬全都堅決反對患者出院。
“精神病院一般只有1/3的床位可以周轉。由于進得多、出得少,很多醫院每隔幾年就要增加床位。”謝斌說。
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說:“病人出院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區康復體系還沒建立起來或沒有完善,無法讓患者在院外得到有效管理,并通過康復訓練逐步恢復生活技能、社會技能,從而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歧視如影隨形
偏見揮之不去
很多患者諱疾忌醫,不看病,不服藥,就連采集他們的信息、建立精神衛生信息系統都很難
除了去社區開設的“陽光心園”,蘇歡一般不出門,他說:“人家看不起我。”偶爾出去一次,被各種眼神掃過,蘇歡忍不住會和人打架。“像他這樣成不了家,也學不了什么技能,只能在家待著。”蘇媽媽說。
“整個社會的歧視和偏見,讓這些患者難以融入社會,有些甚至連家庭都無法接納。不僅如此,精神專科醫院及醫務人員也備受歧視。”謝斌說,在政府包分配的年代,一些醫生護士分到了精神病院工作,都是哭著來的,過一兩年就都走了。此外,社會上“一進精神病院,一輩子就完了”“精神病人很危險”等觀念仍十分普遍。
《精神衛生法》明確保護患者的人格尊嚴和受教育、勞動、醫療以及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等合法權益,然而消除歧視和偏見任重道遠,并非法律出臺能一蹴而就。謝斌說,這些如影隨形的歧視,揮之不去的偏見,彌漫在患者求學、求職、個人生活、行使公民民事權利等各個方面。
病情穩定后,患者想重新回到學校,但是一些學校不同意,往往要求家長出具醫生開的可以繼續上學的證明。“我已經遇到過不少類似的個案,學校似乎已經形成慣例了。這對患者的正常受教育權益是一種侵害。”謝斌說。
求職階段障礙更多,一些行業的部門規章明確把精神障礙患者擋在門外,比如教師職業。“已經康復的患者,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參加正常的競聘、面試,獲得工作的權利。社會不能因為他曾經患過精神障礙就歧視他,不給他機會,應當讓他公平地參與。”
在個人生活方面,最突出的是婚姻問題。一些地方法院對涉及精神障礙患者的案件,視其為《婚姻法》認定的“醫學上認為不應結婚的疾病”,因此判其婚姻無效。
謝斌說:“罹患精神障礙絕不等同于喪失了婚姻能力,精神障礙也并非‘醫學上認為不應結婚的疾病’。只有當患者處于發病期,才可能在民政部門‘暫緩登記’。或者在離婚案件中經過司法鑒定,評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時候,才能夠暫時地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訴訟。這些都是暫時的限制。一旦疾病緩解以后,他還是能夠自行地決定是否結婚或者離婚。如果將病情穩定的患者的婚姻判定為‘無效婚姻’,則是對精神障礙患者婚姻權益的侵害。一些媒體的報道,也在誤導大眾。”
在公民的民事行為方面,很多人想當然認為精神疾病患者是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不能行使處置房產、寫遺囑、參與訴訟等權利。事實上,絕大部分患者或在其疾病的大多數階段,都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是否喪失民事行為能力需要經過司法鑒定來認定。
“因為存在廣泛的歧視,很多患者諱疾忌醫,不看病,不服藥,就連采集他們的信息建立精神衛生信息系統都很難。這種狀況其實更不利于社會穩定。”謝斌說,總體上精神障礙患者的危險性不比一般人高,只有約10%的重性患者有暴力傾向,并且通過早期識別、及時的科學干預完全可以加以控制。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患者 精神 障礙 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