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造船業已經到了“造的越多,賠的越多”的境地
全國政協提案督辦調研:海工產業需要高“門檻”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化解造船產能過剩,促進海工產業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化解造船產能過剩,促進海工產業健康發展”重點提案督辦調研報道
海工產業需要高“門檻”
5月19日,遼寧省葫蘆島市陰雨蒙蒙,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2#船塢上,建造中的36萬噸級油輪在水霧中若隱若現。這座高達30余米、堪稱世界之最的超級油輪震撼了前來調研的全國政協“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化解造船產能過剩,促進海工產業健康發展”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的每位成員。
“太壯觀了,沒想到我國造船產業已經發展到了這么高的水平。造這么個大家伙,利潤應該很可觀吧?”調研組成員、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問道。
渤海船舶總經理楊治中的回答卻給興奮中的調研組成員潑了一盆冷水:“管理成本控制得好,就能賺點,不然就得賠錢。”
董事長李天寶說,近年來,由于船舶制造業產能過剩,造船價格持續下滑,造船業已經到了“造的越多,賠的越多”的境地。渤海船舶雖然具備400萬載重噸的年造船能力,但今年的造船產量只有170萬噸,以后的造船產量也將維持在200噸上下。“過剩的產能我們將釋放到海工產品的生產上來,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國內外海工裝備制造市場。”李天寶說。
應該說,渤海船舶在海工產業方面的答卷并不遜色:2012年5月承攬勝利7號鉆井平臺特檢修理項目,歷時50天順利完工,創造了國內同行業該項目工期的最短紀錄;2013年初交付兩艘2500米超深水修井/完井船,成為公司涉足海工領域的又一重大碩果;正在建造的三艘90米自升助航式作業平臺,交工后將用于中東地區海洋鉆井平臺輔助作業……但李天寶給自己的評價卻是:研發能力弱,與世界先進海工企業相差太遠,根本談不到競爭。“這也是我國海工產業的現狀。”李天寶直言。
在他看來,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工產業的“門檻”太低。在船舶制造產能過剩的壓力下,很多造船企業為了轉移剩余產能,都開始從事海工裝備制造。“不是所有造船廠都能從事海工產業,都用這種方式來轉移剩余產能的話,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海工產業也會像造船產業一樣產能過剩,而這種產能過剩一定是結構性的,是低端鏈條的重復無序競爭。”
“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國家的定位規劃,尤其是在海工這種重要的產業發展問題上,國家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雖然海工產業的發展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但政府的作用能不能很好地發揮也是關乎海工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調研組成員、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陳述濤表示。
“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公司就是遼寧省海工裝備制造規劃的受益者。”李天寶說,由于渤海船舶具備一定海洋工程裝備設計、研發能力,并具有發展海工產業的地域和產業鏈優勢,目前已經被遼寧省確定為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正在建設之中,基地建成后,將滿足深水鉆井船、自升式鉆井平臺、圓筒式平臺、海工模塊、海工輔助船等各類海工產品的建設需求。
雖然我國的海工產業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李天寶卻并不灰心。“以前,在民船制造方面,我國和日本、韓國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點,現在卻具備了相當的競爭能力,我相信海工產業也能做得到。我們愿意用幾十年去努力,值得!”李天寶表示。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海工 產業 門檻 船舶 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