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協商
推進政協有效發揮協商民主作用的思考
原標題:推進政協有效發揮協商民主作用的思考
人民政協作為中國特有的、專門化的民主協商機構及制度安排,應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但諸多制約因素有待破除。
當前政協協商民主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政協內部的資源與機制有待完善。人民政協有效發揮協商民主作用,無論在理念上還是形式上,都面臨諸多挑戰,需要一個深化和拓展的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提高界別組織的代表性,以擴大協商主體的廣泛參與,尊重由于社會分化而產生的各種社會群體,包容社會意見表達;進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促使協商過程和運行程序更加公開、開放;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理性參與的重要性,培養民主意識和公共精神;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和回應機制,拓寬渠道、創新平臺;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在以權力制約權力這一監督機制之外,建構一種以協商制約權力的機制。
監督機制缺乏法律與制度保障。目前,政協的民主監督職能主要是通過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形式履行。這樣的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監督效果,但也存在著嚴重的滯后性,缺乏制度保障。只有通過嚴格的制度要求,才可實現“重大事項均需通過協商方可執行”。只有這樣,人民政協的協商才融討論、監督于一體,有助于制衡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膨脹,真正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政協委員構成有待優化。長期以來,對政協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統一戰線組織”這一層面,導致對政協委員多強調其代表性和統戰性,而忽視其協商議政能力,對委員履職的管理也比較寬松。從歷年“兩會”新聞報道看,政協委員中有很多明星、官員和企業老板。歌星、影星、笑星、體育明星的“雷人”提案時常出現,而一些老板則堂而皇之地為個人企業搖旗吶喊,這些都造成了負面的社會影響。另外,還有一個現象普遍存在,就是一些明星委員、官員委員很少參加會議,有的多年不寫提案。那些真正熱心公共事務,且能夠寫出有質量提案的政協委員,一般都是“非公”、非明星身份的人,如律師、教師等。因為他們較少受體制制約,接觸面較寬,了解社會實情,沒有利益糾纏,位置較超脫,所以能夠提出比較準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因此,應當合理調整、科學優化政協委員的人員構成,在堅持政協委員標準基礎上,讓更多樂于且有能力參政議政的人員進入政協隊伍。
加強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途徑
形成全社會的協商民主氛圍。就整體而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實現黨內與黨外,執政黨與參政黨、政協組織與各界人士的良性和有效的互動;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通過有序的政治參與,對黨和國家的工作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營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寬松政治環境。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通過開設專欄、政協網站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協商民主的價值與意義。
創新政協協商民主機制。一是建設履職平臺。在新的社會發展與網絡技術條件下,可通過微博、微信、QQ平臺議政,加強與各黨派團體、各界人士的互動。同時,還可通過網絡傳媒充分了解民意,聽取民聲,吸納民智,建立熱點問題、敏感事件的輿情匯集機制,構筑委員與網民溝通回應機制。二是重視基層民意。基層政協創建的政協聯絡工作委員會、委員工作室、社區議事會等,都是具有政協特色的協商方式,也是民主政治實踐的有益探索。此外,改變政協座談活動多以政治精英和社會精英參與為主的現狀,探索通過網絡或自愿報名等形式,擴大公眾的參與,增強人民政協的“人民性”,體現協商民主的廣泛性。
提高政協委員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完善委員推選制度,改善委員產生的程序和方法,實行個人自薦、界內推薦和界別間協商相結合的辦法,強化委員對所代表群體的責任感。其次,應注重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強化委員學習培訓,在優化知識結構的同時,重視培育協商民主所需要的民主精神與參與意識。再次,要尊重委員首創精神,維護委員民主權利,在法律制度上為委員暢所欲言提供保障。同時,要求委員在提出建議時應有調查研究做基礎,提出建議有分析、有對策。最后,要加強對委員履職盡責情況的考核管理,完善委員退出機制,淘汰不能參政、不想參政的委員,增強委員履職的積極性。 文/姚兵(作者系湖南省婁底市政協主席。來源:湘聲報-湖南政協新聞網)
編輯:薛鑫
關鍵詞:有效發揮協商民主作用 拓寬渠道 制衡行政自由裁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