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過程中的核心是“人”的問題,妥善安置職工是繞不過的“坎”,是難點也是重點。在6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遲福林委員直指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再就業問題,“突出的矛盾不是就業規模,而是就業結構。”[詳細]
在委員和專家看來,作為企業在去產能、提升效率、提高效益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職工就業再就業歸根結底還要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來解決,對民企給予更多關注和扶持,同時鼓勵其作為主體,發揮職工就業再就業渠道平臺的作用,是破解“就業題”的重要一環。[詳細]
“無論企業有無生還的希望,職工安置資金都只能用于因去產能而轉崗、失業的職工。”在6日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施杰委員道出的希望背后,實則隱藏著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現實中,職工安置資金的使用并不規范。[詳細]
“不光經濟要‘分享’,信息也要‘分享’。”程維說:“希望政府和去產能企業提供去產能職工的信息,幫助滴滴出行這樣的分享經濟平臺有效識別這個需要更多關注和幫助的群體,我們將針對去產能職工進行精準溝通、實現精準幫扶。”[詳細]
“職工再就業不能推向社會,但必須走向市場。”徐念沙委員以國企舉例。在他看來,在去產能過程中,國企應有所擔當,不能簡單把國企職工再就業推向社會,但也必須明確打破“鐵飯碗”思維,用好政策,鼓勵職工再就業走向市場。[詳細]
職工安置是去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去產能過程中職工安置工作進展平穩有序,但也還存在部分地區崗位創造難、部分勞動者就業難、部分企業關系處置難、工作深入推進難等困難和問題。7月6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座談。[詳細]
職工安置是去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去產能過程中職工安置工作進展平穩有序,但也還存在部分地區崗位創造難、部分勞動者就業難、部分企業關系處置難、工作深入推進難等困難和問題。7月6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座談。[詳細]
煤炭、鋼鐵等勞動密集型高的產業去產能不僅牽涉企業的核心利益與長遠發展,也關乎千萬職工以及他們家庭的生計和命運。實施去產能工作以來,所涉及轉崗、離崗的職工則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群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