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觀察
九年一貫制能否破解“小升初”困局?
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青春期提前,小學五年、初中四年更有利于學生在青春期有一個穩定、不斷裂的成長環境。
但也有專家對九年一貫制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在九年一貫制學校,孩子的成長缺少了選擇,也缺少了多樣性。由于升學競爭壓力降低了,容易導致學生學習動力的消退。
同時實行九年一貫制也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憂慮,認為小學的對口初中只有一個,如果學校的教學水平不能滿足孩子的升學要求,是否會影響孩子后續階段的升學?更有家長擔心:擴大、增加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和試行學區制,小升初跨區是否變得更難?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北京地區的現狀看,九年一貫制學校依然是稀缺資源,是否能保證教學質量,緩解擇校難題,取決于北京優質教育資源是否能夠真正均衡化。目前北京正全力推進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貫通小升初的升學通道,無論是從減輕學生負擔、緩解擇校難等方面,還是從教育角度發揮正向效應,都有很高的現實價值。(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延伸閱讀
九年一貫制學校是指學校的小學部和初中部實行一體化教育,學生小學畢業后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則上不許擇校流動,以保持學生教育的連貫性。目前,九年一貫制有“六三學制”和“五四學制”兩種模式,學生從一年級至九年級,相繼完成小學至初中教育,取消升學考試,學校實行統一的行政、教育、教學管理。九年一貫制彌補了分散辦學的不足,可以集中某個地區的辦學優勢,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利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同時學校管理人員精簡,教師所占的比例擴大,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一貫制 學校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