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縱議
中國夢,追求更高品質的人權
9月17日,“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在京開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名照參加開幕式并致辭,他指出,人權事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誠如斯言“人權事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權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全部社會個體具體生存狀況、真實感受的集合。政治上的人權評判自有它的體系,百姓視野中的人權,更多的表現為人格尊嚴的確保、個體自由的彰顯、家庭財富的增進、生活品質的提升。站在這個層面審視,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人權事業的確取得了不小進步。
更好的保障人權是世界性話題。在國際上,人權和國內生產總值是體現國家競爭力強弱的兩個重要標志。近年來,國際社會在人權問題上達成了一些共識,也存在一些分歧。一些國家認為自己國家人權保障程度高,指責別國沒有人權的事情時有發生。事實上,這種以政治對政治的口水仗除了引發人們對人權問題的關注之外,并無多少實質意義。
從宏觀上看,人權需要地區的和平安定做保障。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世界動蕩、山河破碎、民生凋蔽,就是沉痛而深刻的教訓。在戰亂饑饉的年代,民族的獨立、國家的主權尚且危在旦夕,個體的人權更是無從談起。炮火中,生命微如螻蟻,尊嚴就是一種奢侈品。可以說,竭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安定,就是保障人權的最大誠意。熱愛生活的人們,從來都不喜歡戰爭,國與國之間可以有發展品質的PK,但在和平穩定發展的大局大勢面前,必須保持一致。否則,它就沒有資格提及“人權”二字。
從微觀上看,人權需要民生的改善、財富的積累、生活的提高。貧窮的自由不是人權的本意,富裕的自由才是人權的指向。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必須在無極限的自由與有階段的國家發展之間做出合理的平衡。一味地追求無遠弗屆的自由,不僅不現實,反而容易陷入自由的貧窮中難以自拔。世界上一些國家天天搞運動、要自由、要人權,政府不斷的倒臺、動亂不斷的出現,可是所謂的“人權”卻從來不曾真正出現過。相反,貧窮、疾病、災難、死亡反倒如影隨形。說到底,這是對人權實現方式判斷錯誤。發展經濟、尊重發展的階段性,才是應有的態度。
高品質的人權是我們永恒的追求。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密集、人均資源稟賦不足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品,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自由平等權利的落實,努力保障個人的生命、財產、人身自由權利不受侵犯,正是中國尊重人權、捍衛人權、遵從人權發展規律的體現。應當承認,囿于國情的不同、經濟基礎的差異、宗教文化的區別,一些發達國家的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中國的路要靠中國人一步一步地走。拿自己國家發達的經濟基礎去評價、指責別國,難免欠缺客觀。憑空高蹈、指點江山,嘴上過癮了,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世界人權宣言》寫得多好,“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近代以來,中國的老百姓窮怕了、苦怕了,他們要的自由是富裕的自由,他們要的平等是幸福的平等。窮得叮當響的自由是寒酸自由、窮得叮當響的平等是沒有意義的平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才是提高人權品質的根本、“實現中國夢就是為了更好的保障人權”。促進和保障人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可以預見,在“中國夢”的強大凝聚下,中國必將來越來越富裕,中國人權的品質必將得到更大提高,這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夢 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