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眾說
叫停煙熏肉凸顯治霾知識真空
21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為改善空氣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從1月20日起,市環保局會同市政、公安、工商、規劃、食藥監等市級部門,和主城各區人民政府一起,開展集中整治煙熏臘肉、露天焚燒和柴火雞餐飲專項工作。(1月22日《重慶晚報》)
對于叫停煙熏肉的做法,讓人不禁想到了“炒菜推高PM205”的說法。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均認為不管是煙熏肉還是炒菜,都是自古就有的日常行為,之前卻沒有產生如此嚴重的霧霾。那么,為何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而已,如今卻成為了導致霧霾的罪魁禍首呢?
對于叫停煙熏肉的做法,質疑和批評之聲不絕于耳。畢竟,在很多人看來,霧霾的產生應該與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原因有關,煙熏肉與之相比簡直是無足輕重。其實,只要是自然燃燒,就會產生煙塵顆粒和粉塵,至于對空氣影響程度如何,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這方面,也暴露出了在治霾知識普及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空白和短板。
根據相關監測數據表明,當前生活污染在PM2.5中占比由10%上升為16%,而煙熏臘肉、露天焚燒等高污染燃料是其主要污染來源之一。單就重慶市而言,煙熏肉是冬季的傳統食品,一直都是本地人的最愛。由于重慶主城區具有盆地特征,空氣流通極為不暢,一旦有煙塵、粉塵大量集聚,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同時,作為直轄市,重慶市的人口密度較大,煙熏肉的大量制作,必然會讓霧霾誘因迅速堆積。
應該說,氣候、地形、季節等因素的疊加,最終讓煙熏肉變為了霧霾的產生源頭。或許,如果煙熏肉放在夏季制作,或者是放在高原地區制作,其產生的污染效果,則可能要遠遠小于在重慶的危害。但是,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卻沒有想到重慶市獨特的氣候、地理位置等特殊條件,相關部門也沒有及時向外界予以告知和說明。如此之下,囿于常態思維的影響,相關部門只是單純的叫停煙熏肉,自然會引發廣泛的質疑之聲。
不難看出,在當前的治霾大戰中,相關的措施和手段應該及時推廣和使用,但必要的說明和解釋工作也不該缺位。尤其是,對于霧霾防治方面的科普知識普及,更應該與防治舉措同步進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消除公眾的疑問,更能提升公眾參與防治霧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哪些日常行為對霧霾產生影響。
說到底,防治霧霾需群策群力,多措并舉,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鑒于此,就應該消除誤解,達成共識,在防治措施和公眾觀念之間達成契合。
編輯:曾珂
關鍵詞:叫停煙熏肉 治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