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紅十字會送棉被為何被集體誤讀?
當大家不約而同走上投機之路,甚至不懼重復,則批評的獨立性事實上已被取締,從而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集體性盲目。
受超強臺風影響,瓊粵桂三省數(shù)十萬群眾受災,紅十字會緊急救援,物資中含幾千條棉被,意外引起輿論嘩然——“三伏天為何送棉被”、“暴露出來的依然是管理問題和救災機制的短板”、“驢唇不對馬嘴”……視角不可謂不高瞻,言語不可謂不犀利,只是太缺乏實證精神。
受災地區(qū)晝夜溫差大、濕氣重,棉被能鋪能蓋,方便應用,只要在當?shù)厣钸^,對此應不陌生,可為何這么多評論者集體無視這一點?
這是因為,自“五四”以來,前賢力倡德先生、賽先生,但從實踐看,兩者均有未落實處。我們往往將演繹邏輯誤為科學,排除了其中的實證精神,只要邏輯自洽,便信以為真,這就給誤會提供了可能。
確實,“三伏天送棉被”這樣的概括很有落差,容易引人注目,而寫作者無需親臨一線,無需經(jīng)驗積累,無需做最起碼調(diào)查,坐在書齋中就能嘩眾取寵,甚至成為名流,這自然鼓勵了閉門造車、奉“常識”為圭臬的偏執(zhí)。可問題是,“常識”本身也在不斷變化中,上帝造人曾是常識,太陽繞地球轉(zhuǎn)也曾是常識,在今天,小學生都知道它們是謬誤。
人類的認識是層積而成的,要突破既有誤區(qū),需要演繹邏輯和實證精神兩條腿走路,正如顧頡剛先生所說,做學問應“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儲安平先生也曾批評過,中國學問多是屋子里做的,適合批評、爭論、教導、開會,大師遍地,而英國學問多是在工廠和實驗室里做的,所以能很快變成產(chǎn)品,造福人類。
值得警惕的是,過去百余年來,缺乏實證的演繹邏輯曾一次次將我們民族帶入苦難境地中,廟堂上天天喊新詞,卻少有人關注這些新東西是否與現(xiàn)實匹配,是否能落實,在通向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我們的“口力工作者”層出不窮,可于事何補?
一個社會需要批評,但只有立場沒有實證,本身就已違背了批評的精神,不僅無法提升整體理性水平,反而會走入“破鼓萬人捶”的誤區(qū)中,無非是迎合一下眾意,做番精致的文字表演,當大家不約而同走上這條投機之路,甚至不懼重復,則批評的獨立性事實上已被取締,從而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集體性盲目。(蔡輝)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三伏天送棉被 紅十字會 威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