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新東北的老問題”到底卡在哪
最近,“新東北遇到的老問題”,引起不少關注。去年下半年以來,東北三省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公共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國殿后,這在東北振興戰略實施10年來極為罕見。
不少人問,東北怎么了?
三省同為老工業基地,情況并不完全一樣,黑龍江是油煤資源依賴,吉林是央企獨大,遼寧暫時掉隊有些出乎意料。這里有經濟周期的共性影響,也有差異性因素。表面看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民營經濟發育不充分等結構性問題,實際上還是市場機制問題。
簡政放權是否到位,市場不會說謊。倘若政府這只手伸得太長,束縛未減的企業過不了市場關。前不久,錦州一個全市重點民生工程,8個月蓋了133個公章,還有12大項手續等待審批,原定5月1日竣工,到現在手續還沒跑完。
市場環境不佳,直接后果就是本地人創業難、外來人才不愿來創業。不少市長感嘆,許多遼寧籍的海歸帶著技術和項目,卻只能到深圳、南京、杭州等地創業。遼寧省委書記王珉多次指出,市場機制沒真正建立起來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矛盾。
這個問題,中央巡視組在向遼寧反饋時也指出了:黨政機關辦協會、企業截留行政權力,“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等問題仍較為普遍。在經濟繁榮周期,企業利潤空間大,這類問題容易被掩蓋。在經濟下行周期,騰挪空間縮小,它很容易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招商引資中的“JQK”現象,在一些地區廣為流傳。外出招商“勾”進來,承諾優惠“圈”住,企業落地慢慢“揩油”。不作為、亂作為、不講誠信、不服務現象司空見慣。一些政府部門辦協會,一山放過一山攔,不在協會指定的中介機構辦業務,審批永遠過不了關。
解決發展環境問題,還得靠改革,而且要真改深革。過去幾年,東北地區發展較快,但在金融、國企、市場監管等關鍵領域,改革步履緩慢。其實,改革只要推動一小步,就會激發巨大潛力。今年遼寧進行工商登記注冊改革,半年內,新注冊公司制企業4.28萬戶,增長超88%,出現了10年未有的創業大潮。
最關鍵的問題,是改變為官用權的觀念。機關干部手上掌握資金、項目等優質資源分配權,不論輕重緩急,總喜歡拿捏,還據此分個三六九等,總感覺比做企業高人一等。委辦局的瞧不上國企的,國企的瞧不上民企的。“你從聚會的圈子就能看出來。機關領導、國企、民企,基本上不太摻和。”一位熟識的廳官說。在一些委辦局看來,企業歸我管,自然要“求我”。“卡企業”成為習慣,何談改善服務呢!
從社會層面看,關心企業、尊重企業、扶持企業的氛圍,也遠沒形成。在遼寧的小飯館吃飯,如果食客說哪個菜不好吃,老板十有八九會吵起來;而在廣東江蘇,老板十有八九會感謝——菜品改進了,會有更多財源。服務意識欠缺、市場導向不足,大概也是遼寧服務業不夠發達的一個原因吧。
7月上旬,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下一輪振興做出重要批示。這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是一個重大機遇,可以預料,各種試點、政策優惠、項目投資會紛至沓來。但有了外部輸血,千萬別忽視練內功。否則,市場關闖不過去,再多能量也無法轉化為內力。
編輯:付鵬
關鍵詞:新東北的老問題 簡政放權是否到位 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