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我國首個“救急難”公益項目在京啟動
“天使益”面向醫學類大學生開展緊急資助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正式實施后,“救急難”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
今年5月正式實施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首次將“救急難”作為社會救助的基本方針予以明確。民政部日前也按照國務院要求,開展“救急難”工作的綜合試點。6月6日,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佑華公益基金在北京啟動“‘天使益’應急循環助學金”公益項目,據介紹,這是我國首個以“救急難”為核心內容的公益項目。
生活中經常有一些群眾因為突發的事件或事故,致使生活陷入困境乃至面臨生存或心理危機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國政府已經把“救急難”作為社會救助的基本方針予以明確。6月6日,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佑華公益基金先期捐資1000萬元,在北京啟動“‘天使益’應急循環助學金”公益項目。
據介紹,“天使益”是我國首個以“救急難”為核心內容的公益項目,該項目即將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等醫學類院校開展試點,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都可以申請沒有利息和任何手續費的應急循環助學金,畢業工作之后再分期還款即可。所還款項將用于新一輪的緊急救助。
“現在‘救急難’已經成為社會救助的基本方針,一直以來也有很多‘救急難’的緊急救助行為,但是以“救急難”為核心內容開展專門救助的公益項目,‘天使益’應該是全國首個。”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曉林告訴記者。
“之所以選擇醫學類院校的學生作為救助對象的試點,是因為醫療救助既是‘救急難’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減少因病致貧、返貧人口數量,保障扶貧開發成果的重要手段。”李曉林說:“我們正是要從源頭做起,保障醫學院校的學生們在面臨急事難事時能及時獲得救助,順利完成學業,并鼓勵其畢業后從事醫療及相關工作。這也是在為我國‘救急難’的社會救助事業培養醫療救助的后備力量。”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保障機制主要集中于學雜費、生活費等常規經濟問題的解決,而對于教育實施過程中大學生群體出現的緊急性重大事件帶來的經濟困難缺乏應對措施。近年來,高等院校學子因緊急性重大事件導致的輟學、退學等現象屢見不鮮。
“這一問題在教育周期相對較長、培養費用相對較高的醫學高等院校尤為突出。”當天參加啟動儀式的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潘俊表示,該校醫學類大學生中家庭困難生所占比例非常高。“雖然面向本科生的助學金或助學貸款項目相對較多,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得不到資助;更為嚴峻的是,研究生的助學金項目非常少,對學生及其家庭而言,經濟負擔相當沉重。”
針對這一現象,“天使益”應急循環助學金公益項目以“救急難”為核心,以“應急免息借款”的方式,在計劃框架內通過快速發放應急式免息借款,幫助廣大高等醫學院校學子及其家庭在出現急難狀況后,依然能夠順利完成基礎教育或繼續教育。
“只要是我國境內公立高等醫學院校在校學生(含本科、碩士、博士教育入學新生和在讀生)在發生緊急疾病風險、災難風險和經濟風險等緊急危難狀況時,均可申請‘天使益’應急循環助學金。”李曉林說。
據基金會副秘書長陶鳴介紹,緊急疾病風險是指醫學院校學生在讀期間因本人、本人一代直系親屬或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者遭遇重大、突發疾病風險或亡故時,危及其順利完成學校教育者;緊急災難風險是指醫學院校學生在讀期間,因其家庭遭遇洪澇、干旱、地震、臺風、海嘯等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抗力突發性災難,危及其順利完成學校教育者;緊急經濟風險是指醫學院校學生在讀期間,因其個人、家庭或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者遭遇破產、糾紛、訴訟等緊急經濟風險,危及其順利完成學校教育者。
佑華公益基金執行主任曹貞表示,“天使益”應急循環助學金的幫扶范圍不僅僅包括申請資助的學生的學雜費、生活費,“我們還將保障申請資助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校教育過程所需要支付的其它基本保障型開銷。”
“天使益”應急循環助學金按年度申請、年度發放,每年度限申請一次,學生在讀期間可多次申請。多次申請時申請資料自動生成同一檔案號碼。佑華公益基金將根據醫學類大學生每年學雜費及院校所在城市生活費的標準,最高可審核發放1.2倍于學雜費、生活費的應急循環助學金。
此外,為了保障該公益項目的可持續性,及鼓勵醫學類畢業生畢業后從事醫療及相關工作,佑華公益基金在還款方式上進行優化設置:畢業后從事基本醫療行業的學生,最遲可在畢業后第4年的7月份開始還款,在讀期間所欠款項本金總額分24期等額還清;畢業后未從事醫療行業(轉行)的學生,在畢業當年的7月份開始還款,在讀期間所欠借款總額本金分6期等額還清。
“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后,佑華公益基金都不會收取受助大學生任何利息和手續費。”佑華公益基金執行主任曹貞強調說。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公益 救急難 公益項目 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