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樂觀社會
村婦十年如一日敬老助殘 老人喊她“愛心媽媽”
原標題:村婦十年如一日敬老助殘 老人喊她“愛心媽媽”
接韋慶祿、韋芳蓮夫婦下山途中,唐翠玉和韋芳蓮老人在路旁小歇。
十多個病殘孤寡老人喊她“愛心媽媽”。自從上了新聞聯播,喊“媽媽”的更多了。
她只是深山中的一名村婦,十年如一日敬老、扶孤、助殘,像一陣春風輕輕柔柔,讓野百合們也有了春天……
2014年5月,大化瑤族自治縣的唐翠玉被評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腰傷復發的她被人背著上了飛機,前往北京出席表彰大會。不想,剛安頓好,就被一通劈頭蓋臉的電話打蒙了:“你是韋壽樂家屬嗎?跑哪去了?我不管你在北京還是南京,不簽字,病人就停藥!”
老式山寨手機的話筒聲音很大,像一股咄咄逼人的氣浪,把單薄的她死死摁在輪椅里,一時手足無措。
不速之客
電話是從2400多公里外的大化瑤族自治縣縣城某醫院打來的。半小時后,病人韋壽樂不辭而別。老人手上插著輸液針管,踽踽前行,不知不覺走過紅水河大橋,走到一家叫民生寧的民辦醫院門口,用盡全身力氣跪了下去。
醫院董事長潘英鋒一接到值班醫生報告,就迅速組織展開緊急救助。
當時老人已出現心力衰竭,身體非常虛弱,回答問題含糊不清,只能說出自己的名字,還有一個地名:六也鄉。
“誰家這么不負責任,把老人扔到大街上。”潘英鋒很生氣,從通訊簿里翻出六也鄉分管民政的副鄉長的號碼打了過去。
原來,58歲的韋壽樂年輕時到外地做上門女婿,4年前才孤身還鄉,親人盡過世,老房子也倒塌了。在村里開小超市的“愛心媽媽”唐翠玉主動買材料,砍木頭,為他搭了一間簡易房,后又依托政府實施茅草房改造的政策,幫他建起磚混結構的平頂房。
韋壽樂患有甲亢性冠心病等多種病癥,唐翠玉多次送他就醫,已墊付五六萬元。2013年1月17日,唐翠玉在醫院照顧韋壽樂,由于疲勞不慎摔倒,造成脊椎骨斷裂,至今還用鋼板固定著,無法彎腰。
潘英鋒搞清來龍去脈,火氣漸消。5天后,他見到了從北京回來的唐翠玉。“以為是個老太太,沒想到才40多歲,瘦瘦的,依稀能看出年輕時的秀麗,可歲月的艱辛還是在臉上刻下深深的印痕。”
“我家還住著好多病殘孤寡老人。”唐翠玉說。
熱心公益的潘英鋒決定跟她走一趟。
寧靜的村莊
出縣城,開車往西北方向走,在大山深處穿梭一個多小時,終于在一條狹長的山谷里停了下來,六也鄉茶油村個六屯到了。
一座座高聳的山峰像筆直的人墻,面對面站成兩排,以觸手可及的距離守護著沉默的村莊。全村共22個屯2800多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多是老弱婦孺。白天走在村道上,靜悄悄的,甚至聽不到雞鳴犬吠。
唐翠玉家的磚樓就坐落在山腳下,一樓門面是個占地兩間的小超市,小百貨擺放得整整齊齊。“在農村算得上殷實的小康人家。”潘英鋒心想。
穿堂而過,一小院出現在眼前,有個50多歲的男子在與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打羽毛球。他打得很認真,看到對手的球落網,一個勁鼓勵說“差不多,再來”。
“他叫藍定金,每一兩年就精神失常一次,和80多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他平時很安靜,對人很和善,很喜歡打球。”
“那個小男孩是孤兒,原有先天性唇腭裂,被外公帶到我這里,已做過修復手術。小家伙很調皮,也很可愛。”
邊聽唐翠玉介紹,潘英鋒邊跟著往前走。院子后方還有一座兩層樓,掛著“綠葉愛心家園”的牌子。
上到二樓,如同走進一節“臥鋪車廂”:屋里靠墻處擺著一排高高的衣柜,在柜與柜之間,隔出多個床位,簾子一拉就是獨立的“小隔間”。七八個老人正坐在“大廳”津津有味地看電視,見有客人來,大家習以為常地笑著點點頭,然后扭過頭,繼續看節目。
出乎意料的是,樓下還住著六七個患有精神疾病的中老年鄉民,見到唐翠玉,有人略帶羞澀卻又親昵地叫道:“媽媽回來了。”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村婦 十年如一日 敬老助殘 愛心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