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鉅惠民生
成都探索低齡老年人志愿服務模式
讓老人幫助更老的人
本報成都3月11日電 (記者張忠)家住成都市石羊街道三元社區(qū)的李興惠今年86歲,獨居的她很少與外界接觸,性格也逐漸變得孤僻。4年前,幾位助老“小姐妹”的到來,讓她的家里又有了歡聲笑語。給李興惠帶來歡樂的是三元社區(qū)“夕陽在線”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一群平均年齡65歲的老年人。
事情緣于李興惠老人一次生病住院,“那陣子,我們每天輪流照顧她,包括來回接送、送飯喂飯、打水、洗衣服等”,今年61歲的志愿者胡素芬說,李興惠出院后,志愿者們依舊延續(xù)服務,除了每月一次的大掃除和心理疏導外,每天都有志愿者看望李興惠,包攬了她家的生活雜事。
胡素芬說,三元社區(qū)老年志愿者服務隊有60多人,除了重點照顧李興惠和另一位聾啞老人外,還照看社區(qū)里113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讓每一位老人都不落單,給他們貼心的關懷。”
成都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相比其他年齡段的志愿者,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有時間、經(jīng)驗等方面的優(yōu)勢,與高齡老人交流也更順暢。根據(jù)這一特點,成都探索培育低齡老年志愿者組織,服務高齡“空巢老人”,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應急救助、心理撫慰、陪護就醫(yī)、家政援助等。市文明辦出臺的《“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專門提出,就近就熟和以低齡老年志愿者為主、其他專業(yè)志愿者為輔招募社區(qū)志愿者,開展“定向結對”為主的志愿服務。
如今,“年輕的老人”幫助更老的人,已成為成都志愿服務的一道獨特風景。全市55歲以上注冊志愿者已達2萬余人,中心城區(qū)400多個社區(qū)有了老年志愿服務隊。
為幫助志愿者提高服務水平,去年12月底,晉陽路社區(qū)啟動老年陪伴類志愿者專業(yè)培訓,來自成都大學和成都護理學院的老師,以情景演繹的方式,對志愿者做了禮儀和服務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指導。培訓項目負責人表示,這樣的培訓活動將滾動開班,逐步提高覆蓋面。
成都市一些社區(qū)還探索了“時間銀行”的培訓招募方式,賦予老年志愿服務“互助”內涵,引導、鼓勵更多的低齡老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在黌門街社區(qū)、晉陽路社區(qū)開展的敬老助老服務項目中,低齡老人志愿者可將自己的志愿服務時間存入,將來一旦本人或親人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換取相應的專業(yè)志愿服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6歲的志愿者張瑞勤退休不久,對“時間銀行”十分贊賞:“這樣的助老互助服務益人益己,能夠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可以健康發(fā)展。”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志愿者 服務 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