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大醫精誠 不負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及介入放射診斷治療中心主任
世界介入神經放射聯合會常委、教育委員會主席
她是我國最早開展介入神經放射技術的著名醫學專家,熱愛祖國的醫學事業,醫德高尚。她兩次留學歸國后專心從事我國神經醫學的發展、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她與國際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薩米教授和亞薩吉爾教授都是至交。她潛心鉆研業務,創造性地將醫學與哲學、經濟學等學科融會貫通,提出了“整體自洽”理念,在深入研究與實踐運用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她是幾百名云南麗江民族孤兒學校孩子們眼中的“北京媽媽”,雖然已經年過花甲,并且還要擔負繁重的醫療、科研和教學任務,但她依然心里時常牽掛那些孤苦無依的孩子,以身作則開設義診,不斷發動和感召身邊的熱心人士為孩子們籌措善款,救助了近千名孤兒,并幫助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 她是同時受到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頒獎的全國政協委員。在她的大聲疾呼和建言獻策推動下,針對當前醫療環境糟糕、流血事件多發、正常醫療秩序遭到嚴重破壞的問題,衛生部和公安部發出了關于維護醫療秩序的聯合通告。現在,她的目光聚焦在推進醫改,建言“頂層設計”,建立中國的“衛資委”。
她,就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及介入放射診斷治療中心主任,凌鋒。
大醫精誠,中國醫師領航CHINA-INI落戶北京
“人類對于大腦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SAMII教授提供給我們最核心的理念,是研究大腦的無限空間和無限魅力。這種魅力才是刺激到所有研究這方面的人去不斷地進取,永不停止地不斷進取。它賦予的哲學涵義正在于此。”
名師指引,邁進神經外科的神秘殿堂
凌鋒出身于軍人家庭。
1968年,16歲的凌鋒參軍入伍。1970年,凌鋒被保送上了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3年后,凌鋒畢業分配到南京軍區總醫院,當一名骨科醫生。此后一年,她開始在大外科輪轉,最后一科是神經外科,漸漸地她對神經外科專業產生了興趣。
一天,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劉承基教授很認真地找來凌鋒,對她說:“將來,你應該當個神經外科醫生。你會很棒的!”德高望重的劉承基教授的話就像神燈,引領凌鋒向神經外科這個專業不斷靠近。1977年,凌鋒被調到北京301醫院,正式成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
“那時,神經外科患者死亡率很高,活下來的患者也大多處于昏迷狀態,作為醫生,卻束手無策,我感到非常難受。”面對似乎永遠也見不到療效的現實,凌鋒很迷茫。“但既然決定了,就不能隨便改變,硬著頭皮也要干好。當時的想法很簡單。”
從此,凌鋒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參與臨床實踐,默默積累著知識和經驗,機會也在不經意間向她靠近。
1980年,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醫學院的院長烏達爾教授訪問中國,在301醫院講課,講的是脊髓血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這在當時國內還很少有人涉及,因此到提問環節時,課堂一片寂靜。凌鋒大著膽子站起來提了個問題,得到了烏達爾教授的詳細回答。第二天,烏達爾教授又到301醫院查房和座談,查到凌鋒的患者時恰巧也是脊髓血管畸形。烏達爾問道:“你就是昨天向我提問題的醫生吧?你準備用什么方法確診疾病?”凌鋒回答:“用脊髓血管造影。”烏達爾滿意地點點頭。凌鋒當時并不知道,脊髓血管造影就是烏達爾和他的一個同事一起發明的,當時這項技術在國內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凌鋒的回答贏得了贊賞,當天下午的座談會上,烏達爾教授當場邀請凌鋒到法國去學習介入神經放射技術。
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這樣的留學機會非常珍貴,“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能把人砸暈了”。年輕的凌鋒內心欣喜而激動,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無限漫長的等待。“之后的1年里,我傻傻地等著法國方面的邀請函,卻一直沒有消息。那個時候給國外寫信還要通過政治部門,也不知道如何寫,只能傻等。”301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段國升教授一直很喜歡聰明好學的凌鋒,有心促成她的留學夢。一天,他把凌鋒叫到辦公室,遞給她一張烏達爾教授在華時的照片,讓她寄去,順便問問留學的事。凌鋒照辦了,很快就收到烏達爾的來信及邀請函。
經過前輩的指點和不懈努力,凌鋒終于踏上求學法國的道路。16個月后,凌鋒以優異成績贏得了巴黎第七大學醫學院的進修畢業證書。同時,她在第六大學居里醫學院也以滿分的優異成績獲得顯微外科培訓畢業證書。
編輯:羅韋
關鍵詞:凌鋒 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