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追求生命的濃度
——記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福如
這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這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把目光瞄準世界科技最前沿,獲得專利50多項,填補國內空白15項,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等多項榮譽;他積極開展村企共建,幫助鄉親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想將自己的家鄉建成“北方第一村”。幾年來,他為村企共建、公益事業投入了5億多元。
“可喜!可賀!老宋,什么時候你們的畝產達到900公斤了,我專程到永年向你祝賀。”袁隆平在電話里激動地對宋福如說。
今年,宋福如的有機硅水溶緩釋肥小麥百畝小麥高產示范方畝產達到818.6公斤,創中國小麥畝產歷史最高紀錄。袁隆平得知這個消息,興奮不已,但他還不知道,宋福如的目標是2016年向小麥畝產1000公斤進軍。
早在1985年,宋福如就看準國家發展民營經濟的大趨勢,果斷放棄了峰峰煤礦中最年輕中層干部的職位,回村當起了農民。在很短的時間內,宋福如創造了無塵粉筆、除臭鞋墊和特效誘鼠劑等3項發明,僅靠專利轉讓就獲利上百萬元,在當地引起轟動。
一個偶然機會,宋福如了解到世界上新興的化工材料———有機硅,其市場前景廣闊。宋福如當機立斷,關停了自己的化工小作坊,成立了永年縣有機硅化工廠,立志在精細化工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1989年,宋福如研發出了當時屬國內空白的高科技產品——硅鋁腐植酸,遼河油田聞訊后率先訂貨100噸,使他一次就賺了45萬元。
2000年,宋福如又把公司更名為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宋福如帶領的團隊經過10年探索,研究出了一種有機硅水溶緩釋肥,解決了肥料“水溶”與“緩釋”的一道世界難題,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國內首創、世界唯一”的有機硅水溶緩釋肥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占領了世界化肥領域的制高點。
當宋福如的事業如日中天時,他的家鄉廣府鎮東街村卻因遺留問題多,成為老大難村,光外債就達40多萬元,鄉親們都希望宋福如能回到村里帶領大家脫貧致富。2005年3月,宋福如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宋福如根據廣府的環境特征,確立了旅游興村、工業振村、農業富村的三大發展戰略。他個人投資1億多元,對廣府古城墻及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修復,已經建成的東關生態文化村、太極文化廣場等項目,先后帶動千人就業,每年能為村里帶來2000多萬元的收入。十大文化旅游項目全部建成后,東街每年將有1億多元集體收入。宋福如又以工業反哺農業的方式,將村里的剩余勞動力全部安排在自己的企業就業,從根本上消除貧困。另一方面,他還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將全村500畝承包給村民們的土地全部收回,進行集約式生產,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東街居委會院子大門口上,貼著宋福如親手寫的一副對聯:“蒼天之高建北方第一村,大地之厚創生活更美好”。樸實無華,折射出這位村官的雄心和氣魄,也飽含著一個農民企業家的強烈的責任感。
許多人因為他無私奉獻的義舉困惑,他究竟是為了什么?宋福如說:“我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回報家鄉,就是想踐行一名共產黨人的使命,因為我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家鄉的血液!”他說:“人的生命是一個長度,但是應該增加它的濃度,共產黨員應該追求生命的最高層次———無私的奉獻!”
他是一名精神苦旅者,在跋涉中無私奉獻;他是一名情感凝聚者,在征程中尋找人生高度。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動著這個社會,他的傳奇故事在燕趙大地一傳再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宋福如 追求生命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