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假如我是委員
開展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教育-教育部回復有理有據
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既是信息的海洋,也是信息的泄漏點。正處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但是網絡在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時候,也給我們帶了危險。有很多人利用網絡詐騙他人錢財,盜取他人身份信息,使很多人都陷入泥潭,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來說,此類事件也頻頻發生,所以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很有必要。
2020年11月13日,教育部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確立網絡安全進校園日的建議》作出答復(以下簡稱《答復》)。
《答復》從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強化課堂教學作用,創新教育活動載體,密切家校協同配合,形成綜合整治合力五個方面給出指導建議。
其中密切家校協同配合中提到:提醒廣大家長從教育引導、以身作則、注重陪伴、疏導心理、配合學校等方面做好“五要”,推動家長履行監護職責。研制《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家庭卷和學校卷,將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培養良好的媒介素養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構建家校協同育人的格局。
形成綜合整治合力中提到:為凈化網絡環境,教育部積極配合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開展“凈網”“清朗”“護苗”涉少年兒童APP集中整治、嚴格規范網絡游戲商場管理等各類互聯網領域專項治理工作,營造有利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
在“假如我是委員”平臺上也有兩位虛擬委員的提案提出的想法和建議與之相同。
2020年11月30日,虛擬成都市郫都區政協委員Estrus.R提出《關于青少年網絡安全的建議》,提案中建議:青少年在上網時應該在家長的指導和監督下上網。 合理控制上網時間,適度有節制的上網娛樂,避免沉迷于網絡。
2020年11月26日,淮北師范大學學生于藝凡提出《關于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的建議》,提案提出:近些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并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大整治力度。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電信犯罪的打擊力度,及時發現存在的網絡犯罪活動,做到快發現、快研判、快打擊、快反饋,提升利用網絡線索發現的打擊的能力,始終對網絡犯罪保持的高壓嚴打態勢。
除此之外,平臺上還有其他“委員”也提出了相關提案。2020年11月20日,虛擬成都市郫都區政協委員***提出《關于增強網絡安全意識的提案》;2020年11月18日,虛擬成都市郫都區政協委員迷鹿提出《關于加強網絡安全管理的提案》;2020年10月28日,蘭州大學學生胡智昌提出《關于“保障青少年網絡安全,促進青少年健康使用網絡”的提案》......
到目前為止,平臺上很多“委員”的提案都已被教育部回復,你是否也想發表你的想法,提出建議呢?來到“假如我是委員”平臺,提出你的提案,建言獻策。你是否心動了?趕緊行動起來吧!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網絡安全 教育部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