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陳群常委:落實高校立德樹人要求 關鍵在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落實高校立德樹人要求 關鍵在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陳群常委代表民盟中央的發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這一論述深刻闡明了立德樹人在高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教師是立德樹人的主要力量和根本依靠。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廣大高校教師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默默奉獻、辛勤付出,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思想認識不到位,影響了立德樹人的主動性;職業能力不全面,制約了立德樹人的有效性;工作生活壓力大,影響了立德樹人的積極性。同時,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傾向普遍存在,也影響了立德樹人任務的落實。
我們認為,“立德”要立社會主義之德,“樹人”要樹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當前,提升高校教師立德樹人能力重要而且迫切,應盡快制定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強化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教師第一職責和根本使命。為此,建議:
一、 強化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六項要求,同樣是其他學科教師必須遵循的價值準則。應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政治清醒、立場堅定,堅持課堂講授有紀律、公開言論守規矩。應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利用新載體,開辟新陣地,更多采用參與式、體驗性方法,切實提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應加強高校教師思想狀況調查,及時掌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對他們既要嚴管也要厚愛。
二、 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師德是教師之基,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全面推進高校教師師德養成行動,將師德教育納入教師全員培訓必修內容,將師德涵養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全過程。加快建設一批師德教育基地,構建新時代的師德教育課程體系。深入挖掘優秀教師事跡,推出一批相關文學影視作品,講好師德師風故事。切實落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主體責任,推進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嚴查師德失范問題。完善師德監督考評體系,堅持師德一票否決制,建立師德失范問題通報機制,起到警示震懾作用。
三、 提升高校教師專業素質。完善高校教師終身學習和培養制度,重點圍繞提高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促進專業發展等設置課程,落實高校教師全員研修制度。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專題研修,推動教師主動應對新技術挑戰。積極搭建高校教師發展平臺,支持、規范教師發展中心建設,依托高校內部力量推進教學研究、改革與創新。建立高校新入職教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讓新教師在入門階段就將教育教學放到首要位置,不斷提升能力和水平。
四、 完善高校教師評價制度。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的根本標準,突出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增加教育教學業績的權重。教師教書是第一工作,所有教師都應承擔教育教學工作。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制度,建立健全教師坐班答疑和自習輔導制度,并納入教師工作量。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與崗位設置、職務(職稱)晉升、績效獎勵掛鉤。引進海內外人才,除學術水平外,還應加強對其教書育人方面的價值認知、教學能力等的考核和要求。
五、 提高教師獲得感和榮譽感。通過多渠道充實教師隊伍,合理優化課程課時等減負措施,使高校教師有更多精力投入教書育人。加強人文關懷,千方百計改善高校教師待遇,努力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比照國家科學技術獎,設立國家教育獎,以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學校和有關組織。將“人民教育家”作為常設國家教師榮譽稱號,獎勵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的教師。要讓立德樹人者切身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被重視,讓他們憂心事煩心事更少、獲得感幸福感更多,從而自覺地承擔起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副市長)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