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朱永新常委: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朱永新常委代表民進中央的發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慕課、翻轉課堂等教育新技術的出現,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迅猛發展,人們逐漸發現:發展“互聯網+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彌補城鄉教師水平差距帶來的剪刀差,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重塑教育形態和生態。
去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我國大部分城市地區對教育信息化工作日益重視。但總的來說,城鄉教育差距仍然較大,鄉村地區教育發展相對滯后,教育資源嚴重短缺,網絡硬件設施沒有配齊,或有硬件但缺少合格的師資等,種種問題牽制了互聯網對鄉村教育發展的促進。
為此,提出以下三條建議:
一是建立國家網絡教育資源平臺,構架城鄉一體化的課程資源體系。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和卓越性,決定了學生生命的豐富性和卓越性。現有互聯網教育技術條件,已經能夠做到覆蓋城鄉的國家課程資源體系建設,保證鄉村學校與城市學校享有一樣的教育品質,而且可以滿足鄉村學校的特色化、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建議盡快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線上學習中心),這個平臺應該匯集全國、甚至全世界最優秀的課程資源,由國家統一采購,免費為所有的學習者提供。各地著力開發適合本土教育需求、各具特點的課程資源,作為國家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學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便利快捷地得到所有教育資源。同時,要大力提升鄉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給予教師和學生使用網絡課程資源所必須的指導和培訓。
二是用信息化手段連接城鎮學校、社會教育機構與鄉村薄弱學校,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學習共同體。應進一步鼓勵城市名校、社會教育機構幫扶鄉村教育,讓越來越多的高校、中小學、研究機構、社會組織、慈善基金、互聯網公司等社會資源與鄉村薄弱學校結對支持。浙江省在今年三月宣布,將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中小學校結對幫扶機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2019年推進1000所以上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實現結對幫扶。江蘇民進在南京和黔西南州安龍縣實施了“點亮工程——同步課堂”,極大地提升了教學質量,使學生不斷回流。
三是建立和完善線上線下、城市鄉村合作的“雙師教學”模式。鄉村學生在學習時接受兩名教師的指導與輔導:一名線上教師,可以是本區縣、本省市乃至全國或全球的名師,負責教學設計,提供教學視頻與音頻、練習、測驗與考試材料等;另一名線下教師,立足真實的課堂,擔任組織、答疑、指導與輔導任務。未來還可以同時有人工智能的虛擬老師。線上優質教師、虛擬人工智能老師與線下鄉村教師相結合,可以讓更多鄉村學生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鄉村教師也將在積極適應“互聯網+教育”趨勢需要的過程中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相信,就像互聯網和電商正在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一樣,“互聯網+教育”作為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必將支撐和引領鄉村教育的現代化跨越,推動鄉村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在師資、課程、教學質量等方面獲得顯著提升,有效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撫平城市化進程中基礎教育“城市擠”、“農村弱”的劇烈波動,更加充分地展現鄉村教育“自然—人文—靈活—小規模”的特點,使鄉村教育從刻板的學校制度變革為靈活而有效的學習制度,并以鄉村教育積極廣泛地變化,深刻影響鄉村社會的長遠發展。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