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貓冬”變“忙冬”——種糧大戶新春話心聲

2018年02月22日 09:49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哈爾濱2月21日電 題:“貓冬”變“忙冬”——種糧大戶新春話心聲

新華社記者鄒大鵬、楊喆

皚皚白雪裝點著東北的農家院落,家家戶戶掛著喜慶的大紅燈籠。今年春節對于黑龍江省富錦市硯山鎮福祥村種糧大戶吳登君來說,顯得格外“短”。

“春節只休息了兩天,就開始忙活了,但忙活點兒好,心里‘得勁兒’!”吳登君說。

在我國東北,漫長的冬季也是農閑季節。過去很多像吳登君一樣的東北農民,在冬季只能“貓冬”,“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年”有時候一過就一個多月。

今年,吳登君和村里的許多種糧大戶把“貓冬”變成了“忙冬”,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與當地糧食企業簽訂新一年的合作協議。“初八、初九我們就要在村里開會,研究今年怎么合作,這兩天得提前把村里的合作計劃先拎出來討論。”吳登君說。

“我們現在種糧不是把糧食賣到企業就完了,而是要和他們利益共享。”吳登君告訴記者,通過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村里的農機合作社與富錦市一家糧食企業開展合作,搞訂單種植,企業高于市價回收糧食,農民年末還可參與分紅。

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糧食市場化改革,吳登君逐漸意識到,“只管種不管賣”的老路走不通了。“不能再以量取勝,得往優質、綠色、有機上調,還得搞自己的品牌。”吳登君說。

這個冬季,吳登君就已經為轉型做準備。“今年我40公頃水稻準備全都用有機肥。”吳登君說,“產量雖然會下降,但堅持幾年,逐漸達到綠色有機的標準,自然就能賣上價了。”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這讓吳登君看到了轉型的方向。“市里給我們找來了企業,研究打造自己品牌的事,大家都覺得是好事,今年一定得做出來!”吳登君說。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要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過去秸稈處理對于吳登君這樣的種糧大戶是個“老大難”問題,今年他看到了希望。

“我們這陣子還忙著與一個秸稈處理企業研究秸稈回收,考察他們的生產線,秸稈這回有著落了。”吳登君介紹,為解決秋收后秸稈處理難題,當地引進了多個秸稈處理企業,使秸稈“變廢為寶”,既保護了環境,也讓農民增加了一筆收入。

此外,今年吳登君還有一個“小目標”:蓋一個牛場,養上100頭可繁育母牛。“這是我多年的一個夢想。”吳登君說,“期盼國家能出臺更多好政策,讓農民更有干勁兒。”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種糧 大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99成 |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