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加快培育國際經濟競爭新優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貿易與投資的界限日益模糊,呈現相互融合并趨向一體化的態勢。同時,我國經濟傳統比較優勢正逐漸減弱,新的比較優勢還在成長,國際經濟競爭力亟待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們應把握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加快培育國際經濟競爭新優勢。
貿易投資一體化對一國經濟比較優勢具有深遠影響。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認為,一國的貿易結構及國際分工是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因為要素很難跨國流動,在一個時期內具有穩定性,所以比較優勢建立在該國的要素稟賦基礎上。但近年來,隨著流通條件的不斷改善,要素跨境流動加快,貿易投資趨于一體化。這大大削弱了要素的稀缺性和屬地性,國際貿易由傳統的產品流動拓展到以資本為載體的要素流動,從而不斷侵蝕稀缺要素擁有者的壟斷地位,推動要素以產能輸出的形式流出,增加了流入國的要素供給。這樣,一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就不再受限于固有的要素稟賦,而更多由雙向流動后的要素質量及要素供給結構決定。
當前,我國經濟競爭力處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過渡階段。雖然行業技術水平、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但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差距;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壓力,勞動力成本與發展中經濟體相比又稍顯劣勢。貿易投資一體化為我們應對這一嚴峻挑戰、加快培育國際經濟競爭新優勢提供了有利機遇。
推動產業鏈的橫向與縱向整合。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可分為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一般而言,上游產業是初級要素的掌控者,基礎加工性、勞動密集性較強,競爭相對緩和,但受市場需求變化影響較大,周期性明顯,附加值較低。下游產業則集聚著高級要素,主要從事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和市場拓展業務,競爭較為激烈,資金密集性、技術密集性較為明顯。基于此,產業鏈的整合應以企業為主體,實現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有效銜接。以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經營業務相同或相近的企業進行橫向合作,形成集團型龍頭企業,避免過多同質企業惡性競爭。促進企業在加工、倉儲、銷售、物流以及服務等領域均衡分布,實現分工明確精細、產業鏈條緊密完善。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發展下游產業新業態。大力推廣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以質量效益為導向,提高行業經營效率。
以境外投資為抓手進行要素重組和優勢重構。一是以“下行投資”鞏固初級要素優勢。“下行投資”即對發展中經濟體進行投資,初級要素較為豐裕的國家和地區是進行國際產業轉移的優先選擇。“下行投資”應以區位選擇為核心、以初級要素為指向,旨在利用成本較低的勞動力、資源等初級要素。二是以“上行投資”大力培育高級要素優勢。“上行投資”即對發達經濟體進行投資,旨在吸收其技術、管理等高級要素,以培育高層次的競爭優勢。“上行投資”具有風險大、回報率高的特點,其整合的高級要素是企業競爭力及利潤的重要源泉。因此,“上行投資”應以前沿企業為核心、以高級要素為指向。
不斷完善境外投資體制機制。境外投資應將培育國際經濟競爭新優勢作為重要目的,避免盲目性和投機性。為此,既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境外投資便利化水平,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多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又要加強監管,引導和規范企業境外投資方向。支持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穩妥開展境外投資活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國內優勢產能、優質裝備、適用技術輸出,提升我國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彌補我國能源資源短缺,推動我國相關產業提質升級。同時,服務國家經濟轉型發展大局,合理把握境外投資重點,積極做好境外投資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切實防范各類風險。
(作者單位:溫州大學法政學院)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0日 07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優勢 投資 培育 經濟競爭 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