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農業農村經濟實現“兩穩三進”

2017年07月18日 09:22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兩穩”——農業生產穩、農民收入穩;“三進”——農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大步邁進,農村改革穩步前進。

u=1496934338,1984762476&fm=26&gp=0

從總體上看,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撐,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

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面積減少1000多萬畝,短缺的大豆和優質飼草等面積有所增加,綠色生態的稻田綜合種養增加200萬畝;南方水網地區養殖強度明顯下降,生豬養殖加快向玉米主產區轉移;奶牛分散養殖加快退出,規模養殖比重超過50%;漁業養捕比調整為78∶22,捕撈占比下降近1個百分點……以上均是我國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現代農業新探索。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今年重點工作之一。今年以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兩穩三進”。“兩穩”,就是農業生產穩、農民收入穩。夏糧再獲豐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供給充足、市場穩定。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幅有望高于城鎮居民和GDP增速。“三進”,就是農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大步邁進,農村改革穩步前進。總體看,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撐,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簡單地在生產水平上作“量”的增減,而是從產業和體制兩個方面增強供給體系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因此,要優化產品結構,提供更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滿足多層次、個性化需求;要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功能拓展,使生產向優勢區聚集;要優化經營結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上半年,各地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面積,擴大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試點范圍。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優化調減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抓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啟動限額捕撈試點,完善伏季休漁制度。

舉措到位,吹糠見米。如今,傳統種養業實現新突破,優質農產品供給增加。種植業呈現“口糧穩、玉米減、大豆增、緊缺優質品擴”的態勢,養殖業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傳統亮點之外新動能頻現。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加速推進。休閑農業成為農村旅游消費的重要選項;農村網商達800多萬家,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速保持在兩位數。

改革改不改得動,農民說了算。農民收入的增加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的持久動力。今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速重回“兩個高于”。一季度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2%,分別高于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增速0.9個和0.3個百分點。二季度延續了這一好態勢。同時,產業扶貧、電商扶貧等扎實推進,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速明顯高于全國。

改革改得對不對,市場說了算。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使玉米價格回歸市場,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進口量大幅減少;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信心明顯提振,奶粉進口步伐放緩。總體看,農產品貿易結構優化,向好趨勢不斷鞏固。

分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推進的原因,離不開政策和主體兩方面因素。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完善調控政策,推動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保持基本穩定,落實玉米“市場化收購+補貼”改革,探索鮮活農產品調控目錄制度試點,建立重要農產品供需平衡表制度。農業的沃土遇到了金融的雨露,多部門創新金融政策,組建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推動建立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啟動“保險+期貨”試點,推動將旱災、疫病全面納入保險范圍。

主體方面,伴隨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推進,新型農業主體成為生力軍,適度規模經營穩步發展。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88.8萬家,入社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6.1%,范圍擴展到農牧漁各行業、產加銷各領域,帶動引領作用不斷增強;農業龍頭企業13萬家,輻射種植基地占全國農作物面積的六成,帶動畜禽飼養量占全國的2/3以上;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過1400萬,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引領力量。

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有良好開局,但離調優調高調到位還有很大差距,市場供需不匹配、農牧結合不緊、種養循環不暢、產業鏈條不長、區域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依然突出;農民改變種養習慣也面臨資金、技術、人才制約,對市場行情把握不準,存在“不愿調、不會調、不敢調”的問題。

農業是經濟社會全局的基本盤,農業穩住了,大局才能穩定。因此,下半年的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要把“穩”作為基礎,穩定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穩定糧食生產,穩定農民增收,從而穩住農業農村基本面;把“進”作為方向,推動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綠色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農村改革等取得新進展新突破。要努力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業 改革 實現 農民 推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内综合91在线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第二页 | 中文欧美日韩无线码 | 亚洲一级a日本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