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要聞 要聞

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2017年05月11日 08:29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三)共建經濟走廊

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經過亞歐大陸中東部地區,不僅將充滿經濟活力的東亞經濟圈與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聯系在一起,更暢通了連接波斯灣、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的合作通道,為構建高效暢通的歐亞大市場創造了可能,也為地處“一帶一路”沿線、位于亞歐大陸腹地的廣大國家提供了發展機遇。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經過亞洲東部和南部這一全球人口最稠密地區,連接沿線主要城市和人口、產業集聚區。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和在建的地區鐵路、公路、油氣網絡,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聯系到一起,經濟效應輻射南亞、東南亞、印度洋、南太平洋等地區。

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由中國東部沿海向西延伸,經中國西北地區和中亞、俄羅斯抵達中東歐。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以中歐班列等現代化國際物流體系為依托,重點發展經貿和產能合作,拓展能源資源合作空間,構建暢通高效的區域大市場。截至2016年底,中歐班列運行路線達39條,開行近3000列,覆蓋歐洲9個國家、14個城市,成為沿途國家促進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重要平臺。中哈國際物流合作項目進展順利,已成為哈薩克斯坦開展貿易和跨境運輸合作的重要窗口。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穩步推進。比雷埃夫斯港運營順利,為中希(臘)互利共贏作出貢獻。

中蒙俄經濟走廊。2014年9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中國、俄羅斯、蒙古國三國元首會晤時提出,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2015年7月9日,三國有關部門簽署了《關于編制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2016年6月23日,三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這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首個多邊合作規劃綱要。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規劃綱要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由中國西北地區出境,向西經中亞至波斯灣、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沿岸,輻射中亞、西亞和北非有關國家。2014年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中阿“1+2+3”合作格局。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中哈(薩克斯坦)兩國元首見證簽署了《中哈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規劃》。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簽署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合作文件,與土耳其、伊朗、沙特、卡塔爾、科威特等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中土雙方就開展土耳其東西高鐵項目合作取得重要共識,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以中國西南為起點,連接中國和中南半島各國,是中國與東盟擴大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的重要載體。2016年5月26日,第九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發布《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倡議書》。中國與老撾、柬埔寨等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啟動編制雙邊合作規劃綱要。推進中越陸上基礎設施合作,啟動瀾滄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開工建設中老鐵路,啟動中泰鐵路,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設立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探索邊境經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中巴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兩國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開展遠景規劃的聯合編制工作。2015年4月20日,兩國領導人出席中巴經濟走廊部分重大項目動工儀式,簽訂了51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其中近40項涉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巴友誼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升級改造二期、中巴經濟走廊規模最大的公路基礎設施項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順利開工建設,瓜達爾港自由區起步區加快建設,走廊沿線地區能源電力項目快速上馬。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連接東亞、南亞、東南亞三大次區域,溝通太平洋、印度洋兩大海域。2013年12月,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聯合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中國昆明召開,各方簽署了會議紀要和聯合研究計劃,正式啟動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政府間合作。2014年12月召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聯合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廣泛討論并展望了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前景、優先次序和發展方向。

三、 合作領域:從經濟到人文

共建“一帶一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既開展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貿易投資等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也重視推動沿線國家之間多種形式的人文交流,實現經濟和文化的共同繁榮發展。

(一)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跨國、跨區域互聯互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合作方向。中國政府鼓勵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鐵路、公路、港口、電力、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地區互聯互通,造福廣大民眾。

——對接建設規劃。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接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立由主管部門牽頭的雙多邊互聯互通政策協商和對話機制,同時重視發展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將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納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中國政府部門與歐盟委員會簽署諒解備忘錄,啟動中歐互聯互通平臺合作。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等四國共同編制了《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發展規劃(2015-2025年)》。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通過中國提出的建立“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

——銜接質量技術體系。中國在尊重相關方主權和關切的基礎上,推動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標準、計量和認證認可體系方面的合作。中國政府部門發布了《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5-2017年)》、《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計量合作愿景和行動》,推進認證認可和標準體系對接,共同制定國際標準和認證認可規則。中國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促進計量標準“一次測試、一張證書、全球互認”,推動認證認可和檢驗檢疫“一個標準、一張證書、區域通行”。

——促進運輸便利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15個國家簽署了包括《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關于沿亞洲公路網國際道路運輸政府間協定》在內的16個雙多邊運輸便利化協定,啟動《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便利化措施,通過73個陸上口岸開通了356條國際道路運輸線路。與“一帶一路”沿線47個國家簽署了38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與6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民航直航已通達43個國家。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還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的意見》,推動各國互聯互通法規和體系對接,增進“軟聯通”。

——推動項目建設。中老鐵路、匈塞鐵路、中俄高鐵、印尼雅萬高鐵、巴基斯坦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中巴喀喇昆侖公路二期升級改造、比雷埃夫斯港、漢班托塔港、瓜達爾港等標志性項目建設取得進展。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建成通車,這是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哈薩克斯坦南北大通道TKU公路、白俄羅斯鐵路電氣化改造,以及中國企業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實施的鐵路隧道等項目,將有效提升所在國運輸能力。中國愿與有關國家一道,繼續打造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非歐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和區域、次區域物流運輸效率。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