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從一個故鄉到另一個故鄉 遷徙中的90后看淡鄉愁
脫離故鄉引力
郭路瑤
我一直認為,自己似乎沒有資格對故鄉評頭論足。
11歲離家求學至今,我的步子越來越遠,踏上過父輩從未涉足的諸多土地。我在巴塞羅那睡過陌生人的沙發,在清冷的雨天搭過從巴黎到布魯塞爾的便車。但無論身在何處,每一年結束之際,仿佛程序歸零般,我一定會被拽回到地圖上一個不知名的起點,坐上顛簸的三輪摩托車,穿過鄉間塵土飛揚的小道,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爬到雜草叢生的墳前,給列祖列宗叩頭作揖。
然而,這樣的舉動,越來越像是一個例行的古老的儀式,而非保持我與故鄉之間若有若無的聯系。不得不承認,在老家,如今我更像是一個短暫停留的異鄉人。
真正告別童年后,我一直在千方百計掙脫故鄉的引力。根據親戚們口口相傳的家史,至少在100多年時間里,我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方圓30公里的鄉村。當然,這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條件所迫。轉折首先發生在我父親身上,他走出了農村,搬到了鎮上,成了一個揚眉吐氣的“街上人”。
在那個生養我的鄂西小鎮上,有兩條并列的街道,10多分鐘就可以從一頭遛到另一頭。街道間夾著一條垃圾淤積的河流,橋頭則常年是算命先生的領地,他們戴著暗色的墨鏡,一手握著竹竿,一手扶著簽盒。鎮上曾一度出現過可喜的變化,有了超市和網吧,甚至還有了一家年輕人喜愛的奶茶店。但在另一方面,石板橋日益破敗,河水散發出異味。許多在鎮上機關上班的人,都搬到了縣城里,每天坐公交車往返。
“你爺爺把我送到了鎮上,我也要拼盡全力把你送到北京。”小時候,父親曾嚴肅地對我說。家里掉了皮的墻壁上,貼著一張中國地圖和一張世界地圖。在漏雨的平房內踱來踱去的父親,激動地告訴我,“聽說澳大利亞特干凈,那兒連皮鞋都不用擦,街上沒有一丁點兒灰塵。”在他的推力下,我從小鎮蹦到了市里,又蹦去了省城,甚至還蹦到了國外。
我并不懂鄉愁。剛去城里讀書時,親戚斷言,我這個從未離家的小屁孩肯定會因為想家哭濕枕頭。沒想到,我歡喜地融入城市,學習新的方言,接納新的口味。畢業后,我也壓根兒不糾結是留在大城市,還是返回家鄉。我跟著機會走,哪里有用武之地,我就去哪兒。過去6年多里,我經歷大小搬家十余次,在3個國家的6個城市居住過,家鄉對我來說越來越遙遠,逐漸變成一個并不特殊的符號。
我的父親也是一個打工者。十幾年間,他輾轉去過上海、江蘇、福建、廣東、安徽、陜西等地。從前他搭火車去上班,買不到座票時,曾在挪不動腳的車廂里坐過小馬扎。如今他開車返回工作地,每次橫跨上千公里,行駛近20個小時,在擁堵的高速公路上隨著綿延的車流艱難移動。四十多歲的他仍像一個堅定的戰士,將行李塞在后備箱中,隨時可以奔赴另一個陌生的戰場。
在這個正經歷巨大轉型的國家,像我和父親這樣的遷徙者,一點兒都不稀奇。當我向歐洲朋友描繪這一場景時,他們往往覺得不可思議。對于許多傳統的歐洲人來說,坐上四五個小時的火車已經算是長途旅行。而在中國,幾乎每個農村家庭都有常年漂泊在外的親人,他們不在乎下一站去哪兒,只要那里有更高的收入,或是更好的生活,他們就愿意即刻動身。
在這種馬不停蹄的變化中,鄉愁實在是一劑可有可無的佐料。它不過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在人們手機屏幕上的談資。在人口的主動遷徙中,我看到的并非背井離鄉的悲情,而是流動帶來的希望。舊的生態必將被打破,而新的力量又會向外生長,凝聚聯結。我期待著更大的改變,無論是故鄉,還是外面的世界。
編輯:梁霄
關鍵詞:故鄉 鄉愁 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