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魏文斌:業精于“專”
專情之專
“專”,是專情之“專”。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小時候生活貧困,大學期間曾得到朋友的資助,并依靠獎學金完成學業。當我看到來自農村、來自貧困地區的患者,帶著借來的錢,千里迢迢找到同仁醫院、找到我的時候,往往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魏文斌說。
眼科會診中心護士長袁曉鳳,一直在魏文斌身邊工作,見證了他從普通醫生到專家的成長經歷——
“他中午從來不吃飯,都是到下午兩點才吃,我們給他放盒酸奶,或者放塊巧克力。他說吃完飯就困了,給病人看病提不起精神。很多病人都把魏主任這當成最后一站。時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攥著魏文斌的名字慕名就醫。然而自從有了加號,分診臺上除了高高摞起的病歷本,還時常冒出復診病人送來的小米、土豆等各地土特產。”
學生劉月明跟隨魏文斌進行脈絡膜黑色素瘤相關的研究,這類病人病情在眼科來說比較特殊,魏文斌囑咐學生要把電話留給他們,有問題病人才能第一時間聯系到你——
“一些偏遠地區的患者時間觀念與我們不同,他們認為天亮了就是一天的開始,所以會早晨5時就給我打電話詢問病情,我有些情緒。魏主任說,他們有問題不找你怎么辦,千里迢迢每個問題都要來一次北京嗎?做醫生時間越長,這種事就會越多,要不把我手機放你那一天你看看。不要有怨氣,他們才是你真正的老師。”
學生邵蕾記得,作家宗璞找魏老師看病,門診或手術室,他總是有意無意地告訴學生們要用尊稱和敬語。有坐著輪椅找他看病的患者,他很自然地幫助患者家屬抬病人,幫忙把輪椅的腳踏板放好。每位坐在裂隙燈顯微鏡前接受眼部檢查的患者,他都是先調整好儀器的高度讓患者坐舒服再檢查。“魏老師對人和善,幾乎不批評學生,只有學生在門診對病人態度不好時會批評。”
2007年,劉月明做總住院醫生,還同時做著課題,一周下來積攢了不少問題,但在醫院沒見到老師。“我等不及了,問題寫了一整頁,打電話問他。他耐心地回答著每一個問題。之后我把這當成常規,每周打電話請教一次。”
有一天,劉月明正在上班,岳母打來電話說岳父出車禍去世了。由于妻子在國外,從此以后,他每天下班都會直奔天津去陪伴痛苦中的岳母。但更不幸的是,一周后身在天津的劉月明又接到了家人電話,父親因心梗去世了,他又連夜趕回北京。
“下班是兩位母親的眼淚,上班是沒完沒了的急診手術,一日我下夜班正在郊區的老家陪母親,院門一響,來客人了,真沒想到竟然是吃力架著雙拐的魏老師,師娘在一旁陪伴。老師說,我來看看你和你媽媽。”
原來,魏文斌在去四川出差途中股骨骨折,劉月明第一次給他打電話請教問題時,是他剛“全麻”手術清醒后不久。在人生最低最低的境地,劉月明坦言,支撐自己的,一直是魏老師。
社會中,魏文斌身兼數職,忙得“昏天暗地”,但內心仍會閑擁一杯流光,哪怕只有半小時。
辦公桌上攤開的,是一本2016年紅樓夢日歷,時間停留在5月4日,貴州。
桌邊文件的最上面,是一位小朋友寄來的賀卡:祝魏伯伯新春快樂!
手機相冊里有他的攝影作品:一個白色水杯、一片漣漪散開的水域、一棵果實青澀的橘子樹、一朵凝然不動的云、一角被花葉點綴的天空、一輛停靠的自行車……都很安靜。
不曾在年輕時發力狂奔,不會懂得那份安靜意味著什么。
采訪結束了。望著魏文斌疾步離開的背影,我立于茫茫人海中,端詳著這個世界的美。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魏文斌 業精于專 眼科 專家